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032673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1
《三问串起《渔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问”串起《渔父》发布者:祝伟清发布时间:2011-12-1210:57:22三问”串起《渔父》在解读完《渔父》文本语言后,我上网浏览了大量有关的琐碎资料,反思作业批改中遇到的典型错例,精心设计了“三问”,促使学生自行整理和巩固文言字词句知识,引发学生的感性体悟和理性思考,串起《渔父》这一课的语言教学和主题教学。第一问:“新浴者必振衣”中“振衣”能写成“整衣”吗?我在批改本课的“名句默写”时发现,有好几位同学把“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中的“振衣”能写成“整衣”。从字面上看,这是音近而误产生的别字
2、。进一步思考就不难辨别出它们的异义:“整衣”是个常用语,意思是“整理衣裳”,是穿着打扮或收拾衣物时的一种生活讲究,为的是更美观、更整齐;“振衣”当然要联系语境来理解,意思是(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掉衣裳上的尘埃”,作者要借此表现屈原身处黑暗社会却洁身自好,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一种精神追求。《荀子·不苟》阐述“君子洁其身而同焉者合矣”时也有这样一句:“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可见,一个语素不同,“振衣”和“整衣”的词义就相差很大。字词的音形义,怎能轻易混淆?第二问:文句“安能以皓皓之白”为什
3、么不是定语后置句?把“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判断成定语后置句似乎“情有可原”。因为上句“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就是两句定语后置句,“察察”、“汶汶”分别修饰“身”、“物”,两个“之”都是这种句式的标志。于是乎,惯性思维便形成了定势,学生不假思索的直觉导致了结论的轻率。其实稍加分析就可明确,这是一句常式句而不是倒装句。我们先考察“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乎”这个完整的句子。后半句的“世俗”修饰“尘埃”,“之”是结构助词“的”意思,这毫无疑问。根据句子结构形式上下并举的特点,前半
4、句的“之”也应该是结构助词“的”意思,“皓皓”修饰“白”。当然,这里的“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解释为“洁净的东西”。明确之后的学生举一反三,主动去梳理本课中出现的其他文言特殊句式,并且进行结构的分析和规律的总结。比如,归纳出古代汉语被动句ABC三种类型。(A)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例句有“屈原既放”和“自令放为”;(B)“于”字句,例句有“圣人不凝滞于物”;(C)“见”字句,例句有“是以见放”。第三问:在“江潭”边,渔父为什么要去歌那“沧浪”?俗话有“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说。渔父见屈原在江潭,即长江以
5、南的“湘江一带”,“沧浪”指的是远在长江以北的“汉水”,他不唱“湘江”而唱“沧浪”确实让人纳闷。通过古籍翻阅和信息搜寻,我了解到早在春秋时期“沧浪歌”已经传唱,孔子孟子都提到过它。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现在,汉江之滨还有“沧浪亭”遗址和“孺子歌处”、“沧浪适情”等摩岩石刻。所以“沧浪歌”当然不是渔父首创,更不可能是屈原原创。它是一首“经典民歌”,而不是“流行歌曲”,是经久不衰的《茉莉花》,而不
6、是风行一时的《青花瓷》,渔父是在传唱老歌。文本中屈原明誓“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渔父却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之水”比喻天下时局,“水浊”比喻动乱之时。这句是“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白者自白是不会被玷污的,屈原你没必要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既然你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你应该坦然地面对这种世态。“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中的“水清”喻治世,“缨”指代帽子。古代男子的帽子象征地位,“濯我缨”就是比喻做官封爵,参与政事。“沧浪歌”可解读为“君子处世,遇治
7、则仕,遇乱则隐”(语出《汉书新注》),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