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说明文教学之漫谈.doc

科普说明文教学之漫谈.doc

ID:52021045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1

科普说明文教学之漫谈.doc_第1页
科普说明文教学之漫谈.doc_第2页
科普说明文教学之漫谈.doc_第3页
科普说明文教学之漫谈.doc_第4页
科普说明文教学之漫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普说明文教学之漫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普说明文教学之漫谈一  说明文一般分为说明事理和说明事物两大类。无论是说明事理还是说明事物,只要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主,就可以称为科学说明文。这类科普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强;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运用平实的表现手法;语言的运用强调科学、准确、鲜明。  翻阅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课本无论是哪种版本,我们都能看到这类文体的踪影。《太阳》、《鲸》、《我爱绿叶》、《冬眠》、《航天飞机》、《大自然的语言》……诸如此类的文章,我们大概可以列出一长串来。这些文章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可见,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有着比较重要的位置,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探讨。  二  科普说明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现状如何呢?笔者于上学期专门就这个问题访谈了一些老师和学生。统计表明,只有19.1%的教师喜欢教科普说明文;18.2%的学生喜欢学科普说明文。相对于有故事情节的

3、记叙性文章喜欢程度的62%和70%。这个比例显然是太低了。是什么原因使得科普文章如此被学生和教师冷落呢?笔者有意识地听取了学校老师所上的几节科普说明文,发现了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也许我们能从中窥得一豹。先来看看一位教师执教《意想不到的灾害》(第二课时)的大致流程:  1、复习引入。  (1)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什么文章?学习此类文章必须把握什么?(出示单元学习提示)  (2)《意想不到的灾害》这篇课文的写作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板书:维持生态环境是多么重要)  (3)为了说明这个结论,课文主要采用了说明写

4、法?(板书:举例子)  (4)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例子,这节课我们按照学习科普说明文的方法继续学习课文。  2、扶学第一段。  (1)自由读,划出你认为说明十分准确的句子,点出重点词,说说为什么你觉得说明非常准确?再读体会。(板书:读、找、品、读)  (2)四人组交流,穿插板书:举数字  (3)全班交流,朗读指导:因为这些词语说明得非常准确生动,所以朗读时要把这些词语处理得相对突出一些。  自由准备,知名读,集体读。  (4)、还有说明的非常准确生动的词句吗?试着分析  3、放学第二段。(读、找、品、读)

5、  四人组学习,讨论,汇报,师点拨,朗读(请汇报的同学试读,同学评议)  还有其他词句吗?继续分析、点拨。  引入:看了这么多人类的朋友因数量太多反而成为灾害的例子,我们不禁产生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引入第三段。  4、学习第三段。  (1)用学习科普说明文的方法自学此段。  (2)交流知识点及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穿插板书:不论……都……、制约因素、基本上、一旦……就……  在“制约因素”这里穿插进行“如果……如果(反之)……”的句式训练。  介绍正反说理的方法,朗读体会。  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生态平衡遭到

6、破坏所引起的灾害。  (3)看板书小结。  (4)引入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一点阅读科普说明文的经验,现在让我们检验一下自己的阅读水平,好吗?  5、阅读指定的科普说明文。  (1)自由组合,一起学习、讨论。  (2)交流,点拨。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节很不错的课:教师根据课文特点设计了由扶到放的学习程序,也重视了语言文字的精心推敲。而从教学实效上考察,这节课恰恰上得非常枯燥乏味。整节课都是教师在一厢情愿地大谈说明方法,学生学得没精打采,了无生趣。  这样的教学,在当前的科普说明文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7、它反映了科普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以下共性问题。  第一,形式主义大行其道。笔者曾经专门翻阅了许多科普文章的教学设计,发现了对这类文章的教学,老师们一般都按照“一、了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科学知识;二、研究作者是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生动准确”这样的思路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板块大致可划分为“通读课文——了解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这四块。这样的教学本身无可非议,但久之则成固定模式;一旦成了模式,那么则必然导致教师教得没激情,学生学得无兴趣。学生对课文或教师的教学不感兴趣,这是语文老师的最大悲哀。  其

8、次,理性主义泛滥成灾。小学生不太喜欢学习科学说明文,不可否认与文本本身缺乏魅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更主要的,我以为是理性主义支撑下的分析泛滥导致的。而分析泛滥的根源在于,老师总习惯地以为,教一篇说明文,就得讲说明的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本来并没有故事情节的说明文,被老师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本来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感染力的语言,被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一句话,课堂缺乏了生趣: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