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技术期末论文.doc

无线通信技术期末论文.doc

ID:52000159

大小:9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1

无线通信技术期末论文.doc_第1页
无线通信技术期末论文.doc_第2页
无线通信技术期末论文.doc_第3页
无线通信技术期末论文.doc_第4页
无线通信技术期末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线通信技术期末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无线通信技术期末论文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综述班北京邮电大学2011.12摘耍:随着3G网络的部署和终端性能的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用户LI益增多。移动性是互联网发展方向之一,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能支持单一无线终端的移动和漫游功能,但这种基础协议并不完善,在处理终端切换时,存在较大时延且需要较大传输开销,此外它不支持子网的移动性。移动互联网的扩展协议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在对移动互联网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目标,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工作原理,提高移动互联网

2、工作性能的扩展协议。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发展方向;标准;云计算。引言:随着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设备的迅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随时随地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互联网己从桌面PC走向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融合的速度加快。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网是基于IP分组交换的,而且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故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较为容易地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必将得到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的产生与目标:移动互联网(Mob订eInternet)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

3、者结合,用户借助移动终端(手机、PDA、上网本)通过网络访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与无线通信技术“移动宽带化,宽带移动化”的发展趋势密不可分。因带宽限制以前移动通信无法提供的业务随着带宽不断提高,3-5年后也如同固网一样提供给用户,图3说明了这一现象。因此,随着移动通信带宽不断高,互联网H益向移动互联网延伸。尤其随着3G的部署,国内移动互联网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在Internet上提供移动功能的网络层方案,它可以使移动节点用一个永久的地址与互联网屮的任何主机通信,并且在切换子网时不屮断正在移动住

4、19952000!00<:0102015商用时闻AMPS802WN!AXWLAN80211BS02115MF1■DfL■・FTTx<10kbps<2d0kbpsSOOkbpslOMbpv

5、956.Snn»t4»77.59L173.066.S7S.J64.081.4SO.943.1543tftfcBBS24.155.5M.617.2».7交友闫站I6.S26.020.218.219.386.994.083.478.283.7pi络检・67.4M.468.157.J67.7W.7M.240.6S5.S62.8电子Ad16.238.S29.411.724.8网上wm2.1S.24.4O.S3.7冈上支付9.630.S22.47.917.6•fTfirn2.06.S6.S2.S5.6冋上说厅7.729.9

6、25.57.419.34.74.7IS.S4.1!L4冈上教胃16.225.617.37.816.5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为移动IPv6协议(MIPv6),IETF已经发布了MIPv6的正式协议标准RFC3775[1]OMPv6支持单一终端无需改动地址配置,可在不同子网间进行移动切换,而保持上层协议的通信不发生中断。在MIPv6体系结构屮,含有3种功能实体:移动节点(MN)、諺彳野里(HA)、通信节点(CN)。其HMN为移动终端;HA位于家乡子网,负责记录MN的当前位置,并将发往MN的数据转发

7、至MN的当前位置;CN为与MN通信的对端节点。MIPv6的主要目标是使MN不管是连接在家乡链路还是移动到外地链路,总是通过家乡地址(HoA)寻址。MIPv6对IP层以上的协议层是完全透明的,使得MN在不同子网间移动时,运行在该节点上的应用程序不需修改或配置仍然可用。每个MN都设置了一个固定的HoA,这个地址与其当前接入互联网的位置无关。当MN移动至外地子网时,需要配置一个具有外地网络前缀的转交地址(CoA),并通过CoA提供MN当前的位置信息。MN每次改变位置,都要将它最新的CoA告诉HA,HA将HoA和CoA的

8、对应关系记录至绑定缓存。假设此吋一个CN向MN发送数据,由于目的地址为HoA,故这些数据将被路由至MN的家乡链路,HA负责将其捕获。查询绑定缓存后,HA可以知道这些数据可以用CoA路由至MN的当前位置,HA通过隧道将数据发送至MN。在反方向,MN首先以HoA作为源地址构造数据报,然后将这些报文通过隧道送至HA,再由HA转发至CN。这就是MIPv6的反向隧道工作模式。若C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