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无线通信技术.doc

常见无线通信技术.doc

ID:35982630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2

常见无线通信技术.doc_第1页
常见无线通信技术.doc_第2页
常见无线通信技术.doc_第3页
常见无线通信技术.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常见无线通信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无线通信技术蓝牙超宽带技术ZigBeWi一FzigBee的产生ZigBee的优势zigBee的应用1.典型的短距离无线数据网络技术典型的短距离无线系统由一个无线发射器(包括数据源、调制器、RF源、RF功率放大器、天线、电源组成)和一个无线接收器(包括数据接收电路、RF解调器、译码器、RF低噪声放大器、天线、电源)组成。随着无线的发展,网络化、标准化、要求逐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各种无线网络技术标准纷纷被制订出来。下面我们来看看目前比较热门的几种无线网络技术标准、5种短程无线连接技术正在成为业界谈论的焦点,它们分别是ZigBee、无线局域网(W

2、i-Fi)、蓝牙(Bluetooth)、超宽频(UltraWideBand)和近距离无线传输(NFC)。1.ZigBee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无线网络技术,它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方案。它此前被称作HomeRFLite或FireFly无线技术,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它有自己的无线电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所以它们的通信效率非常高。最后,这些数据可以进入计算机,用于分析或者被另一种无线技术如WiMax收集。

3、ZigBee的基础是IEEE802.15.4,这是IEEE无线个人区域网(PAN,PersonalAreaNetwork)工作组的一项标准,被称作IEEE802.15.4(ZigBee)技术标准。ZigBee不仅只是802.15.4的名字。IEEE仅处理低级MAC层和物理层协议,所以ZigBee联盟对其网络层协议和API进行了标准化。完全协议用于一次可直接连接到一个设备的基本点的4KB或者作为Hub、路由器的协调器的32KB。每个协调器可连接多达255个节点,而几个协调器则可形成一个网络,对路由传输的数目则没有限制。ZigBee联盟还开发了安全层,

4、以保证这种便携设备不会意外泄漏其标识,而且这种利用网络的远距离传输不会被其他节点获得。、1.Wi-FiWi-Fi是IEEE定义的一个无线网络通信的工业标准(IEEE802.11)。Wi-Fi的第1个版本发表于1997年,其中定义了介质访问接入控制层(MAC层)和物理层。物理层定义了工作在2.4GHz的ISM频段懂行的两种无线调频方式和一种红外传输的方式,总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2Mb/s。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自有直接(AdHoc)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在基站(BS,BaseStation)或者访问点(AP,AccessPoint)的协调下进行。2.蓝牙(

5、Bluetooth)蓝牙(Bluetooth)是1994年由爱立信公司首先提出的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规范,这个技术规范是使用无线连接来替代已经广泛使用的有线连接。1999年12月1日,蓝牙特殊利益集团发布了“蓝牙”标准的最新版1.0b版。3.超宽频技术(UWB)超宽频技术(UWB)的发展模式类似Wi-Fi,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归类为军事技术,但如今基友可能扩展至一般消费性产品领域。根据最新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定义,超宽频(UWB)系统的中心频率高于2.5GHz,并具备至少500MHz的—10dB频宽。频率较低的UWM系统必须具备至少20%

6、的频宽比(fractionalbandwidth)。这些特征让UWM明显异于传统的无线电系统,以往的无线电系统的频宽比不会超过1%或20MHz,例如,像2.4GHz的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络。1.近短距无线传输(NFC)近短距无线传输(NFC)是由Philips、Nokia和Sony公司主推的一种类似于RFID(非接触式射频识别)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与REID不同,NFC采用了双向的识别和连接,在20cm距离内工作于13.56MHz频率范围NFC最初仅仅是遥控识别和网络技术的合并,但现在已发展成无线连接技术。它能快速自动的建立无线网络

7、,为蜂窝设备、蓝牙设备、Wi-Fi设备提供一个“虚拟连接”,使电子设备可以在短距离范围进行通信。NFC的短距离交互大大简化了整个认证识别过程,使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更直接、更安全和更清楚,不用再听到各种电子杂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