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67121
大小:6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6
《汽车配件经营与管理全套配套课件 04汽车配件经营与管理 第四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汽车配件经营与管理第四章汽车配件采购一、汽车配件采购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数量、质量、规格、型号、价格综合考虑的购进原则。2、坚持合理确定配件采购价格的原则;坚持按需进货,以销定购的原则;坚持“钱出去,货进来,钱货两清”的原则。3、购进的配件必须加强质量的监督和检查,防止假冒伪劣配件进入企业,流入市场。4、购进的配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及商标。5、购进的配件必须有完整的内、外包装。6、要求供货单位按合同规定按时发货。第一节汽车配件采购的原则和方式二、汽车配件采购的方式1、集中进货2、分散进货3、集中进货与分散进货相结合4、联
2、购合销上述几种进货方式各有所长,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选择自己的进货方式。第二节采购计划与采购合同汽车配件采购程序包括拟定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商品验收入库、结算货款等环节。一、拟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的制定,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考虑:1、根据前期销售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拟出本期应该进货的品种、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2、参照库存量,库存多的可少进。如果资金充裕,销路好的产品也可适当多进;3、根据当前市场行情,作一些适当调整。二、订立采购合同1、选择供货商。对供货商的选择主要从价格和费用、产品质量、交付情况、服务水平四个
3、方面进行评价。1)价格和费用2)产品质量3)交付的标准4)服务的标准2、选择供货方式。1)对于需求量大、产品定型、任务稳定的主要配件,应当选择定点供应直达供货的方式。2)对需求量大,但任务不稳定或一次性需要的配件应当采用与生产厂签订合同直达供货的方式。3)对需求量少,宜采取由配件供销企业的门市部直接供货的方式。4)对需求量少,但又属于附近厂家生产的配件,也可由产需双方建立供需关系,由生产厂家按协议供货。3、选择采购形式1)现货与期货。2)一家采购与多家采购。3)向生产厂购买与向供销企业购买。4、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合同是供需
4、双方的法律依据,必须按合同法规定的要求拟定,合同的内容要简明,文字要清晰,字意要确切。品种、型号、规格、单价、数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交货方式、质量要求、验收条件、双方职责、权利都要明确规定。第三节进货点的选择和进货量的控制一、进货点的选择确定进货点一般要考虑三个因素:①进货期时间,进货期时间是指从配件采购到做好销售准备时的间隔时间;②平均销售量,平均销售量是指每天平均销售数量;③安全存量,安全存量是为了防止产、销情况变化而增加的额外储存天数。二、进货量的控制1、定性分析法1)按照供求规律确定进货量2)按照配件的产销特
5、点确定进货量3)按照供货商的远近确定进货量4)按照进货周期确定进货量2、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有经济批量法和费用平衡法两种。1)经济批量法经济进货批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进货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求得每批次进货多少才能使进货费用和保管费用之和(即总费用)减少到最小限度。在实际运用中,经济批量法可细分为列表法、图示法和公式法,2)费用平衡法费用平衡法,是以进货费用为依据,将存储费用累积和进货费用比较,当存储费用累积接近但不大于进货费用时,便可确定其经济进货量。第四节进货渠道与货源鉴别一、进货渠道汽车配件经营企业的进货,大都从汽车配件
6、生产厂家进货,进货渠道选择上应以优质名牌配件为主的进货渠道。但为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也可进一些非名牌厂家的产品。必须注意,绝对不能向那些没有进行工商注册,生产“三无”及假冒伪劣产品的厂家订货和采购。二、货源鉴别汽车配件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和销售企业的商业信誉。但配件产品涉及范围广,要对全部配件作出正确和科学的质量结论,所需的全部测试手段是中、小型汽配企业难以做到的。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添置必备的技术资料,如所经营主要车型的图纸或汽车配件目录,各类汽车技术标准等,这些资料都是检验工作的依据。购置一些通用
7、检测仪表和通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千分表、量块、平板、粗糙度比较块、硬度计以及汽车万用表等,以便具有一定的检测能力。第五节汽车配件的验收汽车配件采购员在确定了进货渠道及货源,并签订了进货合同之后,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地点,对配件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检验无误后,方可接收。1、对配件品种的检验2、对配件数量的检验3、对配件质量的检验第六节汽车配件采购人员的基本素质1、有一定的政策、法律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2、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3、善于进行市场调查分析4、有对市场进行正确预测的能力5、能编制好进货计划6、能
8、根据市场情况,及时修订订货合同7、要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择优能力8、要善于动脑筋,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