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746-2018 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pdf

DB13∕T 2746-2018 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pdf

ID:51963860

大小:326.1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0

DB13∕T 2746-2018 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pdf_第1页
DB13∕T 2746-2018 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pdf_第2页
DB13∕T 2746-2018 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pdf_第3页
DB13∕T 2746-2018 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pdf_第4页
DB13∕T 2746-2018 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pdf_第5页
DB13∕T 2746-2018 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pdf_第6页
DB13∕T 2746-2018 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pdf_第7页
DB13∕T 2746-2018 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pdf_第8页
DB13∕T 2746-2018 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pdf_第9页
DB13∕T 2746-2018 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pdf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13∕T 2746-2018 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7.120.30B51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2746—2018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2018-07-16发布2018-08-16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2746—2018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保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曲阳县满鑫鲟鱼繁育养殖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国华、宫春光、高晓田、任雪莲、张建修、徐荣郅、王东辉、胡志山、殷蕊、张耀红。IDB13/T2746—2018西伯利亚鲟种质鉴定规范1范围本

2、标准规定了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i)的学名与分类、生物学特征、生长与繁殖、遗传学特性、检测方法与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西伯利亚鲟的种质检测与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654.1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部分:检验规则GB/T18654.2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2部分:抽样方法GB/T18654.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3部分:性状测定GB/T18654.4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

3、测定GB/T18654.6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6部分:繁殖性能的测定GB/T18654.13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3部分:同工酶电泳分析GB/T18654.14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4部分:DNA含量的测定GB/T18654.15养殖鱼类种质检验第15部分:RAPD分析3学名与分类3.1学名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i)。3.2分类地位属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4生物学特征4.1外部形态鱼体修长,呈纺锤形,横切呈五角形,向尾部延伸变细,吻长尖,口腹位,口裂较小,一字形

4、。歪形尾,鳃盖骨愈合为一,鳃盖膜彼此不相连而与颊部相连。体裸露无鳞具5列骨板,1列背骨板,2列侧骨板,2列腹骨板;第一背骨板不是最大的骨板,身体最高点不在第一骨板处;侧骨板通常与躯干部颜色相似;腹骨板与背骨板间具有许多星状薄骨板或微小颗粒,吻须4根,介于吻突与口裂之间,稍靠近口裂。鳃耙有结节,一般为3个。鱼体背部呈淡灰黑色或暗褐色,两侧较淡,腹部为白色。西伯利亚鲟的外部形态见图1。1DB13/T2746—2018图1西伯利亚鲟外形4.2可数性状背鳍鳍式:D.30~56。臀鳍鳍式:A.17~33。背骨板数:10~20。侧骨板数:37~56,通常为42~47。腹

5、骨板数:7~16。第一鳃弓(左)外侧鳃耙数:20~49,通常为27~32。4.3可量性状比例西伯利亚鲟可量性状比例见表1。表1西伯利亚鲟的可量性状比例(平均值±标准差)指标项目8月龄鱼3龄鱼10龄鱼全长/体长a1.31±0.041.25±0.061.28±0.04体长/体高6.65±0.646.15±0.045.53±0.51体长/头长3.69±0.253.79±0.344.09±0.28头长/吻长1.74±0.172.09±0.182.09±0.17头长/眼径22.13±1.9723.52±6.7223.70±4.21头长/眼间距3.59±0.483.17

6、±0.393.29±0.30头长/尾柄高8.47±1.236.39±1.515.75±1.01尾柄长/尾柄高2.84±0.642.28±0.572.5±0.52a采用从吻端到尾鳍基部的长度5生长与繁殖5.1生长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不同年龄组的西伯利亚鲟鱼体长和体重范围见表2。2DB13/T2746—2018表2西伯利亚鲟各年龄组体长和体重范围指标项目1龄鱼2龄鱼3龄鱼4龄鱼5龄鱼体长(cm)40~5050~7070~8590~100100~120体重(g)400~6001500~20003000~40005000~70007000~9000a依据北方地区流水养

7、殖模式,年龄以周年计5.2繁殖性成熟年龄:自然条件下雌鱼为19龄~20龄,雄鱼为17龄~18龄;人工养殖条件下雌鱼为7龄以上,雄鱼为5龄以上。繁殖周期:野生状态下为2年以上;人工养殖条件下为1年以上。怀卵量占体重的10%~30%。6遗传学特征6.1西伯利亚鲟DNA含量西伯利亚鲟细胞中DNA含量为N=8.98±0.115pg。6.2生化遗传学特征西伯利亚鲟肝脏酯酶(EST)同工酶有6条酶带,电泳图及酶带电泳模式图见图2。1-电泳图谱,2-模式图图2西伯利亚鲟肝脏酯酶电泳图谱及模式图6.3分子遗传学标记6.3.1西伯利亚鲟特异性RAPD遗传图谱的建立及特征标记R

8、APD引物(CCGCCCAAAC)PCR扩增的结果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