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49116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0
《高职院校女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女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摘耍: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耍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针对高职女牛在体育课中锻炼兴趣不足的现状,分析实践体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式,以期对培养高职女生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及终身锻炼意识有所裨益。关键词:高职女生锻炼兴趣培养途径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高职女生往往是很多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因为高职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高,不爱动。由于所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口身生理和心理特点等因素,高职女生在体育课上运动兴趣不浓,主观能动性较差。如
2、何让高职女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使之身心健康,充满活力呢?内外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养成锻炼习惯,才能从根本上重视体育锻炼。1.高职女生体育课兴趣不高的原因1.1高职女生的体育观念淡薄,身体素质差。部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自我锻炼意识不高,进行文化课学习、身体锻炼及业余运动的时间被压缩,进入大学后,这种观念并没有得到完全转变,尤其是女生正值青春期,无论是身体条件、生理状况,还是心理特点与男生都有明显的差异。一些女生对体育运动缺乏自信,不愿
3、意上体育课,主要表现为:±课时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动作拖拉,主动参与帮助同学少,较少参与课外活动,等等。1.2课程设置不合理,受师资场地原因制约。主要原因是:必修+选修”的课程设置没有彻底实施,部分高职院校现在还是实行“必修+必选修”的课程设置,学生完全没有口我选择的余地。实行“必修+选修”的课程设置的高职院校则因为课程安排不够全面,师资力量不到位,场地器材不完善筹因素,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按照口身的喜好进行体育锻炼。1.3教学方法不灵活。主要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脱节,教材内容贫乏、单调或是简单重复
4、,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甚至反感消极的情绪。没有根据高职女生和男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安排练习内容,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体育教学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把快乐体育的理念应用到实践中。1・4学生个体因素。多数女生性格比较内向、含蓄,往往口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由于事先有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因而限制能力的发挥,很难学好,而掌握不了技术,乂会形成消极的反馈作用,影响到以后的学习。2•高职女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途径2.1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普通高校学生在逻辑思维、观察、
5、想象、记忆等方血能力都较强,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传授和体育教学,学生会明「I体育对增强体质的科学依据和作用,以及体育锻炼对口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提高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产生良性循环。1.2加强课程建设。要针对学生的爱好,人力加强学科建设,实现学科多样化、广泛化。坚决实施学生自主选课,该模式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从内容、教师和时间方而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不仅实现了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全面化,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锻炼兴趣。2.3提高教学质量。所选择的教材须具有一定的知识性、技
6、术性和增强体质的实效性,有利于发挥技术的吸引作用,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中运动技术、技能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对动作过程的口我欣赏能力,产生审美的情感体验,不断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锻炼积极性。2・4人力发展体育社
7、才
8、。体育社I才I是一种较好的校园I才I体,它是建立在体育锻炼和比赛的基础上,让学生管理自己的新兴活动团体。它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他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体育锻炼,既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又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相
9、当有利。体育社团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体育环境,对学牛•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深远的意义。2.5充分搞好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意识是人类的认识活动,它依赖物质条件,学生主动能力性的形成和增强必须以体育场馆设施为保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场地缺乏而导致刚燃起的体育锻炼火花熄灭了。因而,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人数,新建或补充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等,满足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耍求。高职院校女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有肴重要的作用。有了一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参加练习,发挥自身能力。
10、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具有一种强烈的加深认识,扩大认识范围的需要,进而有效地投入到这些体育运动中。它对于培养高职女生的全面索质,调动高职女生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效果都有深远的影响。参考文献:[1]黄孟•高职院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兴趣与动机的调查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36).[2]方新普•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与思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