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48417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0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简单地说,创新思维是指不依据常规,标新立异,想出新方法,创建新理论,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开拓式思维形式,它不受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注重探究,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在物理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做出的几点尝试。一、创设疑点,启发学生思维学贵有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巧妙设疑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可以激励学生多角度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透过物理现象的过程或结果,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或揭示的规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主导作用,选择能开发、启迪学生思
2、维能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设计成疑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形象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引导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讲解凸透镜成像时,首先给学生讲一段古人用冰取火的文字记载:“削冰令,举以向日,艾承其影,则火生。那么用冰怎样生火呢?学生听后气氛活跃,按一般规律水火不容,更何况冰比水更冷,怎么生火呢?同学们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这时教师加以点拨:古人把冰削成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制成凸透镜的形状,凸透镜会聚平行光于焦点,那么用冰是否可以生火呢?学生顿时醒悟,原来透明的冰制成凸透
3、镜形状也能使太阳光聚于焦点而产生高温使艾着火而燃烧。同学生明白了道理,同时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二、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思维的发散性在于思考者对已有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思考,注重探索和求异。例如,这样一道实验设计题:给你提供以下器材:盛有开水的保温瓶,一只玻璃杯,一张纸片,利用所给器材设计实验,并验证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对此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到不同的实验和结论。如,①用纸片覆盖一满杯水,倒置后水不流出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②把倒去开水的保温杯瓶立即盖上塞子,过一段时间后(待瓶内冷却),塞子难以
4、拔岀,表明大气压强很大;③倒入水后杯底变浅可演示光的折射;④水滴放大镜;⑤液化;⑥热传递:⑦惯性;⑧倒去部分开水后立即盖上瓶塞,塞子跳起,表明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等等。通过习题训练学生尝试用发散思维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发散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三、变换方式,开拓创新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不要片面理解或机械地记忆某些零散知识,而要注意学习方法,从多角度变化条件(变化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然后与学生共同探讨予以解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并能灵活运用恰
5、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学习了浮力的知识后,让学生讨论装水的玻璃杯中漂有一块冰,当冰化成水后液面高度会怎样变化?学生从阿基米德原理和物质状态改变时质量不变的特征很容易提出V排二V化,即水面不变。对此,可以变换一种方式命题:题1,若上例中又有一部分水结成冰,液面高度会怎样变化?题2,若上例中的水换成盐水或酒精,当冰成水后液面高度又会怎样变化?题3,若上例中冰不是自由漂浮,而是对容器底有一定的压力,则熔化后液面高度又怎样变化?为了满足一部分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适当拔高难度,有利于分层教学和因
6、材施教。比如题4,若上例杯中漂浮的冰中含有石块或气泡,当冰化成水后液面高度又怎样变化?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由于变换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并形成知识网络,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打破定势,培养逆向思维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知识,加以分类训练,使学生对各类题型形成模式,这的确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考试时很有效果,但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逆向思维是沿相反的思路考虑问题,即倒过来想问题,在物理史上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导致重大发现的例子很多,如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从电能生磁这一现象逆向思考,提出了磁能
7、否生电的问题。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导致发电机的发明,开辟了电的时代,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又如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物体在不同位置时成的像性质不相同,学生极易混淆,可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引导学生进行逆向分析:如果把像看成新的物体,则它的新像恰好在原物体处,用对应和对称的方法认识成像规律,加深了学生对成像规律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起到了突破难点、化繁为简的作用。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只要我们按照创新的理论去想、去教、去练,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式进行物理教学实践,就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