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3762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5
《按摩椅行业现状__李作林__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李作林..西北民族大学2010电动按摩椅——健康产业的“黄金宝座”电动按摩椅行业的现状及机遇李作林前言健康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电动按摩椅属于健康产业里的按摩健身器材类别,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据统计,国际市场按摩产品的销售已达100多亿美金,每年的增长速度达30%;日本仅按摩椅市场每年销售量就高达60万台,销售额约80亿人民币;国内市场才刚刚起步,但利润惊人,单品销售毛利率高达100%-250%,盈利能力仅次于保健品,是健康产业中当之无愧的“黄金宝座”。电动按摩椅单品利润高,盈利性强,能够承担渠道费用,带动了其它按摩健身器材的发展,如足浴
2、盆就曾借用电动按摩椅渠道进入商场、专卖店、大卖场。对于健康产业来说,电动按摩椅的市场地位是其它品类无法撼动的。上海超限战策划机构分析,电动按摩椅近几年来取得快速的发展,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促成:1、人口老龄化。据统计,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4亿人。电动按摩椅使用者大部分是中、老年人。2、亚健康人群和各种职业病人的猛增。城市中精英阶层(35岁到55岁年龄段人群),由于长时间超强度,超负荷工作,出现例如腰、椎、肩、颈痛、胃肠消化功能异常、疲劳、精力不足、腰腿酸痛、近视、肥胖、失眠、神经衰弱、工作效率低下等。电动按摩椅按摩放松效果非常好。3、养生
3、、保健观念的增强。预防与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动按摩椅为人们保健按摩提供了极大便利。4、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和成功人士的生活标准,电动按摩椅恰好满足这两方面。李作林..西北民族大学2010上海超限战策划机构认为,电动按摩椅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不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其未来发展的商业潜力更大。电动按摩椅处于行业导入期电动按摩椅以“高技术、高价格、高生活品质享受”成为老百姓眼中羡慕的奢侈品,它真的是奢侈品吗?我们看未必。电动按摩椅的现状就像80年代末即将蓬勃发展的空调市场,90年代方兴未艾的轿车市场,正处于行业的导入期,市场呈现普及倾向,
4、随着未来百姓生活品质的提高,未来行业很有可能出现井喷。空调、电脑、手机、汽车在8、90年代属于是奢侈品,是那时娶亲嫁女需要的“四彩礼”。如果谁家的孩子结婚,嫁妆里有“四彩礼”,那是挺风光的事。可当时,“四彩礼”在普通家庭眼里是奢侈品,拥有的人非富即贵,还处于“小众消费市场”地位。可二十年的时光过后,生活品质得以提升,技术全面发展,普通家庭现在也能消费得起“四彩礼”了。如空调从当初的千家一台,发展到如今的一户一台、一户多台、一室一台;需求也从单一的窗式空调向壁挂式、柜式发展,从小功率向大功率发展。以前板砖大小的“大哥大”,到现今各种款式、功能的手机
5、;以前是有钱有身份的人才佩戴,现在连学生、农民工都在使用。在城市里,手机几乎每人一部。电脑也是如此,几乎家家都有。就算是单价较高的轿车,普及率也非常高了,来自中汽研数据显示:2010年1-7月中国汽车销量高达824.14万辆。这在二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四彩礼”有一个共同点,在8、90年代只是“小众市场消费”,当时处在一个行业的导入期,只是有钱有地位的人才能消费得起。如今都经历了从“小众市场消费”向“大众市场消费”的过度,普通消费者眼里的奢侈品经过岁月的洗礼转变为普通商品。上海超限战策划机构在近2年对保健按摩行业跟踪调查来看,电动按摩椅处于市场
6、导入期,它的现状就像以前的空调和汽车市场,原因如下:李作林..西北民族大学20101、 电动按摩椅市场的普及率低于5%。目前,不少商场没有电动按摩椅陈列,在二、三级市场更是如此。绝大部分消费者是到商场购买其它商品,通过体验、导购员讲解后,才了解和购买。刚开始头脑中没有购买电动按摩椅的打算。2、 国内外市场差异大。当空调、汽车在国内是奢侈品时,在国外已经是一种社会消费趋势,市场普及了。电动按摩椅在国内销售不温不火,与国外市场差异大,行业还需要教育。电动按摩椅国外销售非常火,日本每年销售60万台,欧美家庭的拥有率也高达40%,已成为了家庭常用的生活商
7、品。3、 市场认知度低。普通消费者认为该类商品是有钱人享受的,东西很好,价格高,没必要购买。市场潜力巨大,但购买的条件不充分。4、 该类商品的销量逐年上升,证明该商品被市场所认可。如空调从1994年起,每年以20%-40%的速度增长,电动按摩椅近几年也是以20%每年的速度增长。这些正是一个行业处于导入期的特征,消费者慢慢接受该类商品,行业在积累势能,正在从“小众市场消费”向“大众市场消费”慢慢过渡。电动按摩椅处于品牌培育期电动按摩椅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生产厂家,并且相继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但是,这些品牌大都定位在中低档产品上。而此
8、时,带着高新技术的众多国外品牌登陆中国,与国内品牌不同的是,洋品牌定位在高端。这种状况和90年代群雄割据的空调市场相似,350家空调厂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