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课文的发现.doc

一篇课文的发现.doc

ID:51935660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9

一篇课文的发现.doc_第1页
一篇课文的发现.doc_第2页
一篇课文的发现.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一篇课文的发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篇课文引出的发现丹江口市教学研究室李敏丹江口市肖家沟小学孔蕊霞在学校举行的一次比教学活动中,一位教师讲授了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平平搭积木》一文。这首儿歌用童真的语文描述了一位用积木搭房间的充满爱心的儿童平平。在课堂上,老师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体会人物情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平平搭了几个房间?要给谁住?为什么?教参给出的参考答案和教师的预设是:平平搭了4个房间,给爷爷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一间,给爸爸和妈妈一间,另一间给没有房子的人住。因为平平爱他们。但是一位杨同学却这样回答:平平搭了四个房间,一间给爷爷和书,因为爷爷爱书;一间给奶奶和平平,因为奶奶爱平平;一间给爸爸和妈妈,因为爸爸爱妈

2、妈。此言一出,教室哄然,连听课的老师也为之捧腹。笑过之后,不由深思:为什么学生的回答与教材编写者的预设如此悬殊?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平平分房间这件事来体味文章主人公——平平对他人的爱。而杨同学关注的却是谁和谁住一个房间,并把人们住在一个房间的原因归结为他们对彼此的爱。也就是说,编写者认为平平对他人的爱是通过给予房子来表达的。所以平平爱他人,就给他们分房子,用房子这种具体的物质来体现他对人的爱。而学生则认为和自己爱的人或物一起生活才是爱。爷爷爱书,奶奶爱平平,爸爸爱妈妈,他们选择和自己所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共同的生活和对彼此的爱护这种精神追求就是爱。什么是爱?房子还是选择和谁生活?对爱的不

3、同理解使教材编写者与学生对文章的解读大相迳庭。而学生的回答看似幼稚可笑,实则才是真正的朴实的爱——因为爱你,所以选择和你一起生活。也许,我们成年人的世界充斥了太多的物质,我们把爱想得太复杂,以至于认为爱必须附着于物质才能存在。而孩子们的世界则简单的多,他们认为爱就是爱,就是相互守望,如此而已。进一步思索:为什么作者要安排爷爷和书住,奶奶和平平住,爸爸和妈妈住?同是夫妻,爸爸和妈妈这对年轻夫妻被安排在一个房间居住,爷爷奶奶这对老年夫妻却被分开,分别与书和孙子居住。而这么多年来,多少老师和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大家都觉得这很正常,为什么?看看咱们中国人的家庭生活方式,你就会明白:这绝非作者故意拆散人家

4、夫妻,实在是这种居住习惯是咱们当代中国家庭的惯例。年轻夫妻们经常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城市的祖父母们大多已经退休,农村的祖父母也都固守老家,他们基本上都或主动或被动地承担着照顾孙辈的责任。而且中国的老年夫妻不知什么原因,一般都是分室而居。再加上当代中国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观念仍然十分普遍,女性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养育孩子的责任。因此,作者安排奶奶和孙子平平住,爷爷和书住确实符合中国家庭习惯,虽然没有考虑到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担负起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当然,习惯并不代表一定正确。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孩子和父母居住是最好的。既可以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又可以避免“溺爱式”“放羊式

5、”等隔代抚养带来的弊端。但现实却是,城市的孩子要好些,与父母居住的比例高于农村,而农村孩子几乎是清一色的留守儿童。由此带来的教育、生活、治安等留守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郑重对待的一种席卷全国的社会现象。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让平平和爸爸妈妈一起住,让孩子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住。当然,这种方法也许是最难的,它涉及到的就学就业、户籍管理、人口流动、医疗养老……困难重重。让我们一起祈盼,这样的未来不太遥远。最后,让我们引用诗仙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来作为第四个房间给没有房子的人住的解释吧,也算是对杨同学未完的回答的补充。敢于在教材中承认有人没有房子,这是咱们社会的进步,它如

6、实反映了当代中国的这一巨大困扰。愿居者有其屋,有安身立命之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