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11842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9
《趣味植物学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猪笼草姓名:刘晓翠专业:09日语本科(二)班学号:090403059【摘要】:目的:对猪笼草的简介说明。方法:通过对猪笼草的介绍来认识猪笼草并了解其用途作用。结果与结论:猪笼草是很稀有的一种有价植物,对中医药资源意义重大。【关键词】:猪笼草;学名(别名);分类;植物学性状;猪笼草的捕食;生长环境;种类;濒危保护;猪笼草的观赏及栽培。猪笼草是有名热带食虫植物,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猪笼草拥有一幅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囊,捕虫囊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的产地海南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这类不从土壤等无机界直接摄取和制造维
2、持生命所需营养物质,而依靠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谋生的植物被称为食虫植物。学名:Nepenthes.distillatoria(栽培名为N.zeylanica)别名:有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猪仔笼、忘忧草等。分类:域:真核域(Eukarya)界:植物界(Plantae)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目:石竹目(Caryophyllales)科:猪笼草科(Nepenthaceae)属:猪笼草属(Nepenthes)猪笼草属植物全世界约67种。植物学性状:茎株:猪笼草在自然界常常平卧生长,茎株一般不超过1m
3、,但是不同的品种也有超过3m的。叶:互生,叶片呈长椭圆形,长10cm-25cm,宽4ccm-8cm。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叶片的顶端连接著向下弯曲的卷须,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瓶状,即为捕虫囊。叶片中脉延伸像一条红色的塑料绳,这就是猪笼草的攀缘器官,可缠绕其他物体或偃伏在岩石上。捕虫囊:猪笼草的捕虫囊长12cm-16cm,宽2cm-4cm,笼色以绿色为主,有褐色或红色的斑点和条纹顶端有囊盖。囊盖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2.5cm-3.5cm。捕虫囊小的时候,囊盖是密封的,成长后囊盖才打开,只有一处与囊口相接。而且打开后不再随意闭合。花:猪笼草的花为单性
4、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花色为红色或紫红,有萼片而无花瓣。发育成熟后,在叶腋抽生总状花序,开单性花,花小、红色或紫红色,花后结籽。雄花:雄花有四枚萼片,呈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cm-7cm,雄蕊的花丝合生成管状,花药集生成圆球型。雌花:雌花的萼片较小,雌蕊呈椭圆形,黑色,密生浓毛,猪笼草果实成熟时,开裂为4个果瓣,深褐色,长1.5cm-3cm,内面有很多丝状的种子。猪笼草的捕食猪笼草的捕虫囊内有蜜腺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昆虫进入捕虫囊后,囊盖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合上,但是捕虫囊的囊口内侧囊壁很光滑,所以能防止昆虫爬出。囊中经常有半囊水。水过多时,卷须无法承重还会会自动倾
5、斜倒去一部分水。因为如果囊内盛满水,昆虫掉在水里后就容易逃出。捕虫囊下半部的内侧囊壁稍厚,并有很多消化腺,这些腺体泌出稍带黏性的消化液储存在囊底。消化液呈酸性,具有消化昆虫的能力。事实上囊盖是经常打开的,囊盖的主要用途是引诱昆虫,因为囊盖的内壁也有很多蜜腺。掉进囊内的昆虫多数是蚂蚁,也有一些会飞的昆虫如野蝇和蚊等。生长环境猪笼草属植物种类繁多,全世界有百种左右。大多数生长在印度洋群岛、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潮湿热带森林里,中国海南,广东、云南等省也有这种植物。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怕干燥和强光。生长适温为25-30℃,3月至9月为21-30
6、℃,9月至翌年3月为18-24℃。冬季温度须不低于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长,10℃以下温度,叶片边缘遭受冻害。种类:红猪笼草,瓶状猪笼草,二距猪笼草,卡西猪笼草,劳氏猪笼草,奇异猪笼草,拉贾猪笼草,血红猪笼草,狭针猪笼草,长柔猪笼草。濒危保护根据由各缔约国签订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猪笼草属于附录Ⅱ中受保护的列明植物。虽然猪笼草并未属于濒危绝种的物种,但其贸易可能会导致绝种的危险。因此,公约上规定猪笼草是可以贸易,但必须先获得公约许可证。猪笼草的观赏及栽培猪笼草美丽的叶笼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欧美等地,作为室内盆栽观赏已很普遍。近几年,在我国许
7、多大中城市的花卉市场上,也能见到猪笼草的风姿。用它点缀客厅花架、阳台和窗台,或悬挂于庭园树上和走廊旁,优雅别致,趣味盎然。猪笼草原产于热带,喜高温多湿的半阴环境。生长适温为25℃至30℃,在生长季节要经常喷水以保持周围的高湿环境。种子中国提醒您:冬季在室内应放在向阳处,室温不低于16℃,就能安全越冬。栽培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叶土或泥炭土为好。猪笼草宜用吊盆栽植,使其叶笼捕虫器自然下垂,以显示其绚丽的风采。猪笼草大都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扦插叶片法进行繁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