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注浆技术交底.doc

[精品]注浆技术交底.doc

ID:51889754

大小:17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8

[精品]注浆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精品]注浆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精品]注浆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精品]注浆技术交底.doc_第4页
[精品]注浆技术交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注浆技术交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图1:注浆工艺流程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11标交底项目隧道内补充注浆分项工程名称东大街隧道内补充注浆交底日期2010-11-1交底内容:一、工艺流程根据掘进参数统计的情况,对东大街段进行洞内管片顶部钻孔,注水泥单液浆补充加固。1、注浆环号及开孔位置见附表。2、钻孔流程: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1)施工平台搭设采用脚手架搭设施工平台,打设架子时,扣件连接牢固。材料:钢管4m的10根;2m的16根,扣件50套。(2)钻孔在管片顶部L1或L2吊装孔开孔,开孔位置避开封顶块,先用风钻把吊装孔橡胶套扩孔,再采用潜孔钻机钻孔,完孔后安装①50球阀。(3)注浆管注浆管加

2、工:注浆管采用①40mm、壁厚3mm无缝钢管,长度定为8m。第一节3m,第二、三节2.5m,因打孔时有水无法进行焊接,因此在第二、三节钢管端头提前焊上①25mm钢管,钢管上套膨胀密封垫圈,直接与第一节连接。在距离管底1.5m范围内设泄浆孔,孔间距10-15cm.呈梅花型布置1Omm的溢浆孔,花管在下管之前将溢浆孔用贴片或者胶布粘贴封孔;端头制作成锥形,便于打入。详见图2注浆花管加工图。<°0°0°O°0°0°0°O0000OQO0OOO10和蹈0“5cm,糊枕注浆花管示意图图3:注浆流程图3、注浆流程:注浆流程详见图3所示。(1)注浆参数注浆浆液采用注单液浆;水泥浆水灰比0

3、.8:1~1:1,注浆压力:3~5MPa,施工中应据实际地质情况,并通过试验确定有关施工参数,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双控,注浆量或者注浆压力达到要求,立即停止注浆。(2)浆液的调制步骤:水泥浆液搅拌在拌合机内进行,根据拌合机容量大小,严格按要求投料;搅拌投料的顺序为:根据搅拌桶的大小放入足够水量,并将水泥投入,搅拌时间不小于3min,并在注浆过程中不停搅拌浆液;配制水泥浆时,严防水泥包装袋及其他杂物混入。(3)配制的浆液要在水泥初凝时间前注完。4、管片恢复:注浆结束后,割除注浆管,用堵漏剂封堵,必须保证注浆位置不渗水,恢复颜色保证和管片一致。主要施工机械、劳动力配置及材料需求表1

4、、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见表1所示。表1: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空压机厶12风钻台13潜孔钻机台14搅拌机台15注浆机台12、劳动力配置见表2所示。表2:劳动力配置表序号工种数量工作内容1技术员1施工组织与质量控制2风钻操作手1钻孔3潜孔钻机操作手1花管施工4普工4原材料搬运、浆液搅拌、注浆3、材料计划见表3所示。表3:主要材料计划表序号项目数量规格1无缝钢管36m©40厚3mm,3m/根,2.5m/根2无缝钢管3m©303钢管26根10根4m;16根2m4扣件50套三、质量控制措施1、详细记录现场注浆数据,根据现场注浆情况确定最佳注浆参数。2、注浆前进行详细的浆材

5、配合比试验,选定合适的注浆材料及浆液配比,保证所选浆材配比、强度、耐久性等物理力学指标符合设计要求。3、配料采用准确的计量工具,严格按照要求配料。4、二次注浆后,分析对比地面沉降监测数据,综合判断二次注浆效果,及时优化注浆参数。5、二次注浆工作过程中注意压力、注浆量控制,防止管片错台,每道工序的详细记录。四、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1、注浆设备上必须配备注浆压力控制阀,当注浆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应及时泄压,避免因压力过大,造成管片错台。2、参加注浆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掌握有关作业规程;3、严禁在不停泵的情况下进行任何修理;4、注浆机及管道内压力未降至零时,不准拆管路或松开管路接

6、头,以免浆液喷出伤人;5、注浆泵有专业人员负责操作,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操作;6、在拆除管路及注浆泵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以免浆液溅入人眼;7、钻孔过程中,佩戴雨衣、劳保鞋、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品;高空作业,按规定系好安全带;8、作业期间工作台上的工具放置要稳妥、作业完成后工具及时收好,防止高空坠落物伤人。9、材料分类堆码整齐,保持机械及隧道内整洁,工作结束时必须对设备清洗保养,并清理作业周围环境(管片上水泥浆等杂物)。附:《注浆开孔位置表》环号开孔位置317L1、左侧320L2、右侧329L1、左侧335L1、左侧338L2、右侧342L2、右侧345L1、左侧377L1、左侧送:副

7、经理交:掘进1、2班、调度、分包队伍存:工程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