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吸附实验指导书.doc

静态吸附实验指导书.doc

ID:51864623

大小:87.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7

静态吸附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静态吸附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静态吸附实验指导书.doc_第3页
静态吸附实验指导书.doc_第4页
静态吸附实验指导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态吸附实验指导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静态吸附实验指导书  静态吸附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和吸附原理;  2、掌握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方程。  二、实验水样与吸附剂实验水样采用一定浓度的自配有机物溶液(如浓度为25mg/L的亚甲基蓝溶液)。  选定某有机物之前首先需确定该有机物浓度的分析方法。  吸附剂为活性炭,有粉末、粒状和柱状等多种形式。  粉末活性炭的制备过程如下吸附剂经磨细(一般采用通过0.1mm筛孔以下的粒径)、水洗后,分别配制成80目和200目,在110℃下干燥(烘干1小时)后备用。  三、实验原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以吸附量qe表示,如果在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用m克活性炭吸附溶液中的溶

2、质,被吸附的溶质为x毫克,则单位重量的活性炭吸附溶质的数量qe即为吸附容量(吸附量)。  0()eeVCCxqmm?==式中qe活性炭吸附量,即单位重量的活性炭所吸附的物质重量,mg/g;x被吸附物质重量,mg;m活性炭投加量,g;V水样体积,L;C  0、Ce分别为吸附前原水及吸附平衡时污水中的物质浓度,mg/L。  qe的大小除了决定于活性炭的品种之外,还与被吸附物质的性质、浓度、水的温度pH值有关。  由吸附容量qe和平衡浓度Ce的关系所绘出的曲线为吸附等温线,表示吸附等温线的公式为吸附等温式。  最常用的吸附等温式是朗格缪尔(Langmuir)模型和弗兰德利希(Freundich)模型

3、。  Langmuir方程是假设吸附剂的表面是单  一、开放的,且任一个吸附位点只能容纳一个被吸附离子,且所有吸附位点的吸附性能相同,故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模型。  当吸附剂表面的吸附位点达到饱和时,吸附剂的吸附量为最大值,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各吸附位点间无被吸附离子的转移运动,且在体系达到平衡时,吸附与脱附速度是相等的。  Freundlich方程假设吸附剂表面的活性吸附位点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吸附不受单层吸附的限制,可以用来描述不同体系的可逆吸附。  Langmuirqe=qmaxbCe/(1+bCe);Ce/qe=1/qmaxb+Ce/qmax(线性表达式)以(在坐标轴上,以1/qe(g/mg)为

4、纵坐标,1/Ce(L/mg)为横坐标,按静态吸附实验结果绘图,可得直线,纵坐标上的截距为)为横坐标,按静态吸附实验结果绘图,可得直线,纵坐标上的截距为qmax为值,斜率为b值。  )Freundichqe=1nexKCm=;;logqe=logK+1/nlogCe(线性表达式)量(在双对数坐标轴上,以吸附容量qe为纵坐标,Ce为横坐标,按静态吸附实验结果绘图,可得直线,纵坐标上的截距为为横坐标,按静态吸附实验结果绘图,可得直线,纵坐标上的截距为K值,斜率为1/n值。  )式中C0是溶液的初始污染物浓度,mg·L-1;Ce是溶液中污染物的平衡浓度,mg·L-1;qe和qmax分布是平衡吸附量和最

5、大吸附量mg·g-1;b是Langmuir模型常数;K和n是Freundlich模型常数。  从Langmuir方程中定义一个无量纲分离因子RL,来预测该吸附反应是否为有利过程,其定义式为RL=1/(1+b·C0)RL﹥1时为不利吸附;RL=1时为线性吸附;RL=0时为不可逆吸附;0﹤RL﹤1时为有利吸附,且在此范围内,RL越大,越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  由吸附等温线可以比较不同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并由此计算将所需去除的溶质从初始浓度C0降低到要求浓度,所需投加的活性炭数量。  吸附动力学的研究可以直观地说明吸附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反应速率有多大,它主要研究吸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对速率的影

6、响因素,继而探讨吸附机理。  动力学研究和动态连续性吸附研究,提供了吸附反应的速率和水动力参数,这在工艺流程设计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吸附过程受扩散控制、混合控制、势垒控制的影响,学者研究创建了基于反应时间、以吸附量为基础的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吸附系统的反应级数。  为了研究吸附机理和吸附过程潜在的速率控制步骤,比如膜传质阻力、颗粒内扩散和快速的、无速率控制的阶段的扩散过程等对化学反应进程的影响,多采用动力学模型来对污染物的吸附实验数据进行检验。  假设吸附剂微粒是球形的,且只发生吸附剂的表面吸附。  只要实验数据是在充分振荡混匀的静态吸附实验中进行的,即可假定外部的膜扩散对吸附速率是没有影响的。

7、  常用的吸附动力学方程有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假定吸附受扩散步骤的控制,且吸附速率与平衡吸附量与t时刻吸附量的差值成正比,其具体表达式为dqt/dt=k1(qe-qt);lg(qe-qt)=lgqe-(k1/2.303)t(线性表达式)(在坐标轴上,以lg(qe-qt)为纵坐标,t(min)为横坐标,按静态吸附实验结果绘图,可得直线,纵坐标上的截距为)为横坐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