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报价评审方法探讨.doc

投标报价评审方法探讨.doc

ID:51846429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投标报价评审方法探讨.doc_第1页
投标报价评审方法探讨.doc_第2页
投标报价评审方法探讨.doc_第3页
投标报价评审方法探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投标报价评审方法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投标报价评审方法探讨有标底招标、无标底招标和复合标底招标在评审报价上有很多弊端,难以选择真正优秀的投标人,也不符合招投标法规的规定,应该废止。   根据招投标法律规定,合理低价和不低于成本是衡量和评审投标报价的两个标准。按工程量清单法招标,便于操作实行,应大力推广。一般业主比较重视工程价格,在评标工作中对投标报价的评审标准较敏感,在评标中占的分值比较高,一般至少占40%,确定比较公正、合理的评标价格或评审基准、尺度,对于业主和投标人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法律角度看,招标是要约邀请,投标才是真正

2、的要约,合同价是以投标人的报价为基础签订的,评标价格、基数只是一种评价衡量标准,尺度,选出在价格上合理的投标人并给予合适的评价,是评标工作中的核心问题。下面就几种常见的评审报价方法做些分析和探讨。简述有标底招标、无标底招标和复合标底招标在评审报价上有很多弊端,难以选择真正优秀的投标人,也不符合招投标法规的规定,应该废止。根据招投标法律规定,合理低价和不低于成本是衡量和评审投标报价的两个标准。按工程量清单法招标,便于操作实行,应大力推广。   一般业主比较重视工程价格,在评标工作中对投标报价的评审标准较

3、敏感,在评标中占的分值比较高,一般至少占40%,确定比较公正、合理的评标价格或评审基准、尺度,对于业主和投标人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法律角度看,招标是要约邀请,投标才是真正的要约,合同价是以投标人的报价为基础签订的,评标价格、基数只是一种评价衡量标准,尺度,选出在价格上合理的投标人并给予合适的评价,是评标工作中的核心问题。下面就几种常见的评审报价方法做些分析和探讨。  1.标底的招标方式在招标文件和答疑文件中,对投标人如何编制报价做出统一规定,在采用定额基价、费用标准、价差及费用调整等方面均统一基准

4、条件,针对相同的设计文件,按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和计算方法,理想的、正确的工程量应是相同的,套用定额单价及取费、文件调整也是相同的,假如所有投标人都是按招标文件要求正确计算的,则报价也应是一致的、无差别的,那么评审结果也是一致的,无差别的,也就体现不出孰优孰劣,评审报价也就失去了意义。但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和约束条件编制的正确的标底是客观存在的,而实际操作中设立的标底必然有一定的误差,投标报价同样也存在误差,有可能误导评审工作。   根据预算工作流程的特点,在一定期限内人工处理大量数据,工程量计算非常繁琐,

5、分项计算和总量统计及套用定额等方面难免出现误差,即使使用图形算量软件,基础数据也须人工输入,虽然能减轻部分工作量,也会出现一定的误差。编制预算或标底、报价的内在属性特点决定了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造价管理部门根据统计和经验确定了允许误差范围,而这个范围与评标的有效范围相近,有可能导致正确的报价被排斥在有效范围外,只有与标底误差的方向,幅度相同时,才能在有效区间内。设有标底的招标方式能否成功,标底的正确性是核心,虽然标底已经有关部门审查,但系统误差也难以避免,如果误差方向和幅度与某个投标人的报价误差方向

6、与幅度相同,则该投标人可能成为最接近标底的的报价;如果某投标人按招标文件编制的报价误差很小,几乎接近理想的无误差的程度,反而距实际标底较远甚至超出有效范围。例如,某标底误差15%,某投标人报价误差也达到15%,则所有正确的投标报价都将超出有效范围;没有按招标文件要求编制的报价反而获得较高评价,显然有失公正。设按招标文件和答疑文件编制的,无误差的理想状态标底为A,实际标底误差评为Y,报价的误差率为X,有效区间系数为K,则K=A(1+X)/A(1+Y)×100%=(1+X)/(1+Y)×100%,设招标文

7、件规定0.95≤K≤1.05为有效区间,即0.95≤(1+X)/(1+Y)≤1.05,X轴表示报价误差,Y轴表示标底误差,则绘图如下,凡事kmax和kmin范围内的任何点对应的x、y都能满足有效区间的要求。投标人要得到较高分值,首先取决于标准的误差率,然后取决于投标人本身的误差率。并不是按招标文件认真执行就能获得较高评价的,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可以看出,接近标底有很大的偶然性,投标人实力不能真正得到体现,达不到真正降低成本的目的。   一般编制原则、基础条件一致的预算,正确的彼此差别很小,在这个狭小的区

8、域内开展竞争,看不出报价水平和造价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不能真正降低工程造价,达到招标的目的,中标只是一种猜迷、巧合,凭真正实力很难中标,只有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标底信息,才能接近标底,因为制订造价在相同条件下±5%的误差显示不出水平的高低,在合理误差范围内决定高低是不合理的。   按现行设有标底的作法,很难真正选择在价格上优势的投标人。首先,标底的保密性问题,由于预算工作系统误差不可避免和标底在评标工程中的重要作用,促使有些投标人找关系模标底,客观上滋生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