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842884
大小:4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6
《校本研修活动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反思型”校本教研活动设计 1、教研流程为:“一个课例,两次尝试,两个讨论,两个反思”。 2、具体实施步骤: ⑴、先由教师独立完成教案的设计,进行第一次课堂教学尝试。 ⑵、教师说课,教研组组织听课教师评课交流、讨论,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上课教师进行及时地教学反思。 ⑶、执教教师参考教学建议,进行教案的二度设计,在同年级的平行班进行二次教学尝试。 ⑷、教研组组织听课老师进行第二次评课交流、探讨。教师进行第二次自我反思。 3、各环节的设计意图。 ⑴、教师独立设计教案。教师独立设计教案的过程,是独立思考的过程,查阅资料的过程,理论
2、联系实际进行教案设计的过程,同时,又是教师教案设计能力的展示和备课水平的展示。有利于教师努力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探索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调动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⑵、评课研讨要求: ①评课内容主要包括:“优点”及“为什么是优点”;“不足”及“为什么是不足”;教学改进建议。 ②评课时主要根据执教教师的说课,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维目标”进行,并以“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探讨”为依据,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收获和活动中的认识、体会进行研讨。 ③参加活动的人员根据听课记录和研讨情况,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及
3、时的整理,形成书面的材料,交教研组长随时整理、保存。 ④组织领导者积极为参与的教师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活动气氛,有利于使教师达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效果。 ⑶、执教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及时就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整理,并结合教改建议,进行及时地反思,为再教设计进行准备。 ⑷、执教教师根据教改建议,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案的二次设计。这一次的教案是综合了全教研组成员改进建议的教案,是明显较第一次更加完善的教案。 ⑸、在本年级平行班进行二次教学尝试。继承第一次教学尝试中的优点,克服第一次教学尝试中的不足,发扬经过集体研讨的新的补
4、充的内容,收到较第一次明显提高的效果。 ⑹、及时组织再次的研讨活动,探讨收获,继续进行教学改进的探讨。执教教师及时进行二次反思。 4、活动特点: 第一:全体性。指学校全体教师都必须参加活动,学校的校长全程参加各个教研组的活动,学校的其他领导班子成员根据所任教的学科分别参加教研组活动。 第二:全程性。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基本贯穿于每个学期的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我们每个教研组有12个教师,每周安排一名教师作为执教人,其他教师参加听、评课 的活动。这样,每周一个教师上两节课,评课交流的时间大约是三节课(第一次两节,第二次约一节),这样,教师
5、每周参加活动的时间不低于5课时,活动量得到了保证。轮回一个周期的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这样基本达到了周周有活动,达到了该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期。 第三:全面性。指该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听、评课活动,是涵盖全体教师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活动,且力图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并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涉及到 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理论与实践的如何有效结合的研讨过程。 第四:真正实现了教、研、训一体化。对于执教的教师来说,设计教案的过程、课堂教学尝试的过程本是就是一个学习、研讨的过程,两次讨论 既是参加活动的教师研讨的过程,同时又是校本培训的过程。同时
6、,在探讨的过程中,老师们结合新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达到了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效果。是教、研、训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模式。真正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学校的教研活动---教师的培训达到了一体化的程度。 第五:对于焦点问题、带有争议性的问题或者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大家畅所欲言,据理力争,教研活动真正成了“教师论坛”,是教师由“教书匠型”向“研究型”转变的有效的促进方式,为教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5、措施保证: 1、领导全程参与,并在活动中起到重要的有时是关键的作用。 2、制度保证。 ⑴、目标
7、保证。学校给每位老师制定了每学期人人一节“师生满意的公开课”的目标。教师有“标”(目标)可循,有“标”(标准)可依,有标(标兵)可学。 ⑵、评价制度保证: ①对教研组采取“捆绑式评价”。活动的组织情况和活动的效果成为期末对教研组小组成员量化考评的依据和对教研组全体成员量化考评的依据。活动效果是期末“优秀教研组”评选的重要依据。由于采取了活动效果与教研组各成员的期末量化挂钩等措施,在评课过程中,全体成员说优点,谈不足,更多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新教学理念、探讨改进建议。对于执教教师来说,课堂教学的二次尝试,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教研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
8、。 ②执教老师课堂教学的评比结果,是推荐参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