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832098
大小:6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16
《幼小衔接.快乐成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幼小衔接,快乐成长——让孩子快乐地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能在这里和各位家长朋友共同讨论幼小衔接的一些经验。我是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非常荣幸在这里有此机会与大家平等的交流。当然,交流的观点可能与大家不同,这在所难免。因材施教,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晚我们相约一起,我就把自己的一些教学的体会和心得与大家交流一下,敬请大家包涵。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幼小衔接,快乐成长》,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孩子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孩子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
2、,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一、幼儿园和小学的主要差异: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学习学习环境宽松活泼严谨规范学习内容以动手动脑的游戏为主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形式培养学习兴趣并进行知识启蒙教育,没有考试。系统学习,需要完成作业,有考试的任务和压力。生活教育不同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生活,保教一体。老师侧重于学习与品德的教育,生活照顾相对较少。学生要进行自我服务。时间不同30分钟教学以玩为主。40分钟课堂以听课为主行为规范不同较自由,鼓励孩子自由发展。较规范,学校规章严格。交往不同多在老师和家长视线范
3、围和老师的组织范围内与小朋友交往。处于玩伴关系。课间、课外由学生自由支配和小朋友交往的独立性强。存在竞争关系。学习环境的差异:小学的教室没有那么有童趣,看到是严肃的黑板、宽大威严的讲台、一排排格式化的排列整齐的课桌椅,使孩子多了一些紧张感。陌生的校园、陌生的教室、陌生的老师,还有陌生的同学,在给孩子带来新奇感的同时,也给一部分孩子造成情绪上的焦虑和不安,特别依赖性比较强、交往能力比较差、性格内向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二、幼小衔接要做好哪些准备?1.思想方面孩子对小学的学习既期盼又害怕。他们期盼
4、的是进入小学以后可以认识更多的小朋友,了解更多新鲜的事物,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害怕的是学校和老师的要求会不会很严格?新同学好不好相处?学习任务重不重?还有没有时间玩等等。如果家长引导不当,孩子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消除孩子的畏惧心理,让孩子知道上小学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光荣的、骄傲的事!(放心去上学吧,在学校里,老师会照顾你的)2.习惯方面首先,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其次,还要培养训练孩子使用和保管学习用品,这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步骤。3.物质方面首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个固定的
5、学习地点。孩子在学校里有固定的座位,在座位上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家里,孩子也应当有个固定的地方学习,它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形成一种学习的地点定向,就是说,每当孩子在习惯的地方坐下来,便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学习,家长要为孩子腾出一个用来读书做功课的专门地点,给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小空间:可以是房间的一个角落或单独一个房间,重在安静、整洁。(边吃饭,边做作业;在饭桌上做作业等,不利于孩子习惯的培养)其次,为孩子准备学习用品。(书包,学具等)三、一年级孩子常见的几个问题:1.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玩铅笔等学习用品、东
6、张西望)2.上课时不经过老师允许就讲话,喜欢插话。3.坐姿不端正,没有定性。4.作业漏写或者写错。5.基础没打好,学习跟不上。四、如何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1.片面性衔接重视“智育”的衔接,忽视能力与习惯的衔接。2.突击性衔接误认为入学前半年才衔接,忽视孩子在入学前就应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加以培养。五、幼小如何衔接呢?我曾见过一位母亲在带孩子报名的时候,对孩子说:“上小学不同于上幼儿园了,每个学期都要考试。你可要好好收收心了,要好好学习,争取每一门功课都考100分。”还有一些家
7、长会说,你现在这么调皮,上了学,老师很凶,我看你怎么神?有的妈妈还会说:我看人家小孩认识好多字,你什么都不会,怎么办哦?孩子听了,非常惊讶,接着便大声嚷嚷着:“我不上学了,我不上学了。”原先对学校的憧憬一扫而光,所以家长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语,我们应该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1.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案例1:洋洋上小学,课堂上老坐不住,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不理想,洋洋父母很着急,但又束手无策。温馨建议:孩子在入学前缺乏时间概念和规则意识。家长要把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贯穿在
8、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从日常生活的每件小事严格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案例2:文滔害怕上学,一上学,他要自己系鞋带,自己整理文具。这些活原来是奶奶和保姆“包办”。同学们笑话文滔,文滔觉得丢脸,于是不想上学。温馨建议:包办代替等于给了孩子一个骄纵、懒惰的保障。使得孩子丧失责任心的同时也必然降低了对于负面因素的免役能力。案例3:奶奶追着孙子喂饭。温馨建议:“隔代教育”的溺爱现象是造成孩子不良心理和坏习惯的“罪魁祸首”。分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