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解题错因探究及对策.doc

初中学生解题错因探究及对策.doc

ID:51806466

大小: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6

初中学生解题错因探究及对策.doc_第1页
初中学生解题错因探究及对策.doc_第2页
初中学生解题错因探究及对策.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学生解题错因探究及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学生解题错因探究及对策进入初屮阶段,由于学生思维能力有限,在解题过程屮,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因此,正视这些错误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血采取一些有效方法来避免是非常重要的。下而,本文就初屮学生解题易错作一简要总结。一、教师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对于学生在解题时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错误,教师首先要采取正视与宽容的态度,不必操之过急,更不必害怕学生写出错误的结论。结果一味的强调正确结论,禁止学生出现错误,效果也不好。因为学生总是接受正确的知识,对错误的出现必然缺乏心理准备。其次,教师要正确诱导,探究错误原

2、因。还耍采取-•些有效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错误的印象。例如,在讲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时,提问学生:丽是否是二次根式?学生都懂得丽是否是二次根式?学生都懂得V4=2,因此回答:不是。而老师的答案与学生截然相反,让学生大吃一惊,此吋再提起二次根式的定义:形如需(a^O)的代数叫做二次根式,学生便印象深刻。所以,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屮所做的某种尝试,教师当正视这些错误,揭示它并最后消灭它。这过程需要教师用宽容的心引导学生寻找出现错误的原因。二、初屮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探究(%1)负迁移的干扰所谓负迁移的干扰,通常表现在学生已掌握知识对新知识学习所起的阻碍作用,表

3、现在将过去所掌握的方法不恰出地运用到新的运算屮,从而出现错误。负迁移的干扰很重要的一个方而来自小学教学。特别在初屮开始阶段,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形成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初步知识。例如,从具体的数过渡到字母对学生的思维来说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他们的头脑的印象卩,“字母”表示一个数,在潜意识屮表示的是小学小的数,即初屮所谭的“非负数”。到初屮时当数扩弃到了有理数,在一般情况下“字母”表示任意一个有理数,许多学生对此很是费解。有的学生认为带“■”的数就是负数,负数就是体现“・”,正因如此一部分学生对有理数的认识到七年级结束仍未到位。又如,小学数

4、学屮形成的一些结论都只是在没有学负数的情况下成立的。例如,小学学生对于两数这和不小于其屮任何一个加数即a+b^a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学了负数之后,a+b

5、反数”时,“3・7”屮7前的符号是减号。但接下来学习代数和时,“3・7”又要看成“正3与负7的和又是“负号”,此吋学生会产生“■”是“减号”还是“负号”的疑问,如果教师没有讲解清楚,消除疑问,学生在运算吋模棱两可,产生错误是必然的。乂如,我们在有理数运算屮,有时也让学生把整数写成分母为1的分数形式。因此,在数的分类屮,有的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看法:“2”属于整数集合,若写成“2/1”也可以,那它也是分数,也要填在分数集合当屮,这种错误正是学生受所学前后知识干扰而造成的。总之,这种知识自身的前后干扰常常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吋出现困惑,在解题时用错知识导

6、致错误的结果。(%1)学生解题吋思考不够缜密导致的结果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解题吋缜密思考,注意审题尤为重要。如果思考不够缜密,往往导致结果错误或者忽略其它结论存在的可能性。在解题屮,由于对题小所给条件考虑得不够周全或相关知识不能有机结合,无法把满足条件的各种情况考虑出来,虽然结论不是错误,但忽略了其它结论存在的可能性即漏解。例如:已知方程(a-1)x2+2x+1=0有实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解题过程:根据题意,得:22-4(a-l)NO且解得:aW2且sHl以上解题涉及到议程有实数根,就形成了思维定势,半成一元二次方程求解。而当3-1二O

7、H寸,原方程为一次方程仍有实数根,因此正确答案应为&W2。再来,如果没有缜密思考,往往难于防范隐含条件造成的解题错误,由于隐含条件隐蔽性强,不易察觉,所以更要注意缜密思考,注重审题。三、减少学生解题错误的方法综上所述,为了使学生减少解题错误,提高止确解题的能力,教师要在以下几方而下功夫。(一)首先,在备课吋,对可能出现的错误要有预见性。如果教师能够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在学生解题时就可以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从而有效控制错误的发生。例如在讲解完表示9的算术平方根“3”之后,便知道学生不是掌握得很好。让学生填空:的算术平方根是—,绝大部分学生未

8、加思索,就写出答案:4,而当老师宣布答案为2吋,学生知道口己错了,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教师一同探究之后,便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有极深刻的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