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803434
大小:1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及类型。(2)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3)掌握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的判别条件并能熟练判定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机构的工作情况,向学生渗透探索发现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热情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认真分析,主动探究知识的工作作风,同时通过课堂教学增进师生互动、交流,促进相互沟通,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重点难点】1.重点:(1
2、)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的形成条件)(2)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的判定。2.难点: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的判定。【课时】1学时(40分钟)【教学方法及策略】1.教学方法上是以启发式为主,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运用“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提高→总结思考→作业布置”的五段教学策略。3.教学编排上,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提出问题,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同学们具有感性认识,才能便于掌握基本概念。然后让学
3、生通过实际动手,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学生导入新课在拍摄的过程中,摄影师是如何拍摄到这些画面,带着这个好奇心,我们走进拍摄现场去看一看。(多媒体呈现拍摄现场图片,显示摄影平台升降机构,动画显示其工作原理)----平面四杆机构通过对实例的观察,引入课题。对平面四杆机构的组成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其中命名的规则。学生注意细心观察机构,掌握其命名的一般规则。给予学生学习的方法,由学生自己得出简单结论,激发学生学习主支性。探究新知一、探究四杆机构的类型教师通过自制的四杆机构的模型,分别取不同的杆为机架进行演示跟据
4、前面所讲的命名规则,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二、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应用播放每一种机构的动画,观察其运动规律。(一)曲柄摇杆机构应用:汽车前窗刮雨器、搅拌机。(二)双曲柄机构1.两曲柄相等、同向(平行双曲柄机构)应用:机车主动轮联动装置等2.两曲柄相等、反向(反向双曲柄机构)应用:公共汽车门启闭机构等3.两曲柄不等时主动曲柄等速转动,从动曲柄作周期性变速转动。应用:惯性筛学生注意细心观察教师的演示。总结出四杆机构的三种类型。观察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在实际中运用观察平行双曲柄机构的运动在实际
5、中运用观察反向双曲柄机构的运动在实际中运用观察两曲柄不等时双曲柄机构的运动在实际中运用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的经历,这样对抽象的四杆机构的应用就有了具体的认识,方便于内容的掌握。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的经历,这样对抽象的四杆机构的应用就有了具体的认识,方便于内容的掌握探究新知(三)双摇杆机构。应用:港口起重机在举例中有重点的说明,每种实例是如何对四杆机构进行应用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三、引导学生探求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条件教师演示自制教具一(有曲柄存在条件的四杆机构),以不同的杆件为机架演示其工作过程,让学生观察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请同学演示
6、教具二(无曲柄存在条件的四杆机构),以不同的杆件为机架演示其工作过程,让学生观察机构的类型。利用长短可变杆件演示让学生们观察杆件长度关系和不同杆为机架时,四杆机构的运动情况,最终得出结论。(一)当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则:1.取最短杆为连架杆时,构成曲柄摇杆机构;2.取最短杆为机架时,构成双曲柄机构;3.取最短杆为连杆时,构成双摇杆机构。(二)当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大于或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则无曲柄存在,只能构成双摇杆机构。观察双摇杆机构的运动在实际中运用学生通过动手和观察总结:
7、①运动类型与杆件长短有关。②运动类型与哪根杆为机架有关同时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得出铰链四杆机构判别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提高思考与小结作业布置四、课堂练习判断图示四杆机构是什么机构?并说明原因。五、归纳总结(一)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二)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的判别六、布置作业思考题:铰链四杆机构还有哪些演化形式呢?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制作。计算练习、并作答结合课件思考小结,集体作答通过课堂练习,一是使全部同学得以积极思维并参与教学活动,二是通过练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提
8、高。简明扼要地进行总结,并为下一节的引入埋下伏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探究规律的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