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767136
大小:39.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教育学模拟试卷试卷六参考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卷(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D;2、D;3、B;4、B;5、A;6、A;7、A;8、D;9、A;10、D二、辨析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教育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正确。教育投资是一种高回报的投资,只是周期长,是一种潜在的生产。2三因素论的主要论点是:个体的发展受来自遗传、环境与教育三方面的基础,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可能,其中遗传对个体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错误。其中环境与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3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错。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两者并不等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其中每一方面素质的发展对整体素质
2、的形成都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而没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别。但是,全面发展教育则可以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在内容、任务、方法上各有侧重。4教师专业化即教师个体的专业化。错。教师专业化包括两个相互依存的基本方面,即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计20分)1.简述个体发展差异性的教育意义。答:(1)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特别是认知方面的差异,反映在教育教学当中,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学习的速度快慢不一,学习的程度深浅有别等等。(2)所有那些个体发展的差异特别是认知差异对教育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都对教育活动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求做到因材施教,
3、即根据学生不同的个体特点,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去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3)教师要在现有的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做到“各因其材”地施教,就需要将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2.简述新中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1)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教育目的最基本要求(2)坚持强调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3)突出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社会功能(4)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简述师生间的社会关系。教师和学生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集合,在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过程中,缔结成的特定的代际关系、法律关系和道德关系等。首先,教师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尤其是作为“家长的代理人”,进行着社会规范和社会经验
4、的代际传递,促进学生的社会化。第二,师生之间存在着法律关系。第三,师生都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必然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4.简述班级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班级建设与管理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落实学校的教育管理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并保证顺利实施(2)组织建设班级集体(3)协调任课教师、家长等教育力量共同做好班级工作(4)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5.简述行动研究的优缺点。答:行动研究法的优点主要表现为:(1)适应性和灵活性.(2)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及时性。(3)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4)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行动研究法的局限主要表现:由于其非正规性而缺少科学的严密性,在实际研究中,不
5、可能严密控制条件,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不够。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计28分)1.联系实际,谈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一)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二)为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三)为教育教学改革指引方向2.答: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便是交往。“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对教学过程本质的基本概括。解读这一命题,其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从任务分配上看,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两个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主体彰显着各自的主体性,在教
6、学过程中担当着不同的任务分工。当然,教师与学生这两类主体并非原子化的存在,并非彼此疏离,而是持续地发生交互作用,即两类主体彼此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活动,由此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基于这一“共同体”而产生的交往把课堂建构成一个真正的“生活世界”。在这个“生活世界”中,洋溢着自由和民主的气氛,每个人的创造性和潜能获得充分发挥,主体与主体之间在持续交往中生成“交互主体性”。其二,师生的交往过程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展开的。学校场域中的师生交往主要是一种教学交往,这种交往大多数时间是发生在课堂这个特定空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的交往过程是以课堂为主渠道而展开的,至于在课堂以外展开
7、的诸如社会调查、自然考察及各类生产劳动等只是辅助性途径。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答: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折射出教师的批评艺术问题。视学生回答情况酌情给分。2.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以前大抵是以学习为出发点,并以学习成绩为归宿。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要求通过多种评价工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多元评价内容。期末评语只是多年传承下来的一种评价方法。不管方法怎样,评价的目的应怒叱终定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为了构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