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661946
大小:47.95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3-14
《教科版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做什么事最快乐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题目是一个问句,所以能引起人的思考,并使读者激发起阅读的兴趣。从题目分析,有两个因素互为弥补与限制。一为“做什么事”,一为“最快乐”。人要做的事情很多,但用“最快乐”来限制恐怕就只有一件了,而“快乐”的感觉产生的原因也很多,但用“做什么事”作为前提,那么这个“快乐”也有了固定的指向,因此这个题目已明确显示出了文章的内容,即“做事”与“快乐”的结合。课时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2、能认
2、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快乐,学会关心别人。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的话。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老师看你们个个都做得这么精神,老师此时的心情可以用这样的一句词来形容(快乐)2、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呢?3、“你们看,这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想着这样一个问题,做什么事最快乐呢?”出示课题。“让我们跟着小青蛙一起去找答案吧!”二、初读感知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把圈出来的字读给同桌听。三、流利地读课文1、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小青蛙有什么疑惑?他都问了谁?对方
3、怎么回答的?2、分角色朗读课文3、戴头饰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4、小组讨论:为什么做对别人有用的事就会觉得快乐呢?四、扩展延伸还有哪些动物在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板书:6 做什么事最快乐╱ 啄木鸟 捉虫子╲小青蛙问 ━ 水牛 耕地 快 乐 ╲ 蜜蜂 采蜜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会生字。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6个生字“做”“快”“乐”“丛”“为”“别”。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编旁“刂”。认识1个多音字“觉”(jue)。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认读课后新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
4、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教具准备: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指名读课文,让同学评价。找出课文中的生字。二、识字写字指导1、指人领读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3、帮助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词4、游戏戏认字组词三、写字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引导学生按结构分类,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时应注意什么。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生字。3、把喜欢的词写写。四、读课文,再看看生字宝宝。五、总结板书设计:做什么事最快乐最啄叔给耕丛妹采呀其就教学反思:“快乐读书屋三”《荷叶姐姐》教材分析:这篇小童话讲述了荷叶姐姐给别人遮雨自己却淋着的故事,赞扬了她乐
5、于助人的精神品质。这又是一篇优美的小散文,体现为语言的优美,画面的优美,情感的优美和精神的优美。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通过阅读,学习荷叶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荷叶姐姐舍已为人的品格教具准备:图片课时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想像,激发兴趣课件出示小鱼、蜻蜓、青蛙在雨中的荷叶下快乐交谈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中都有谁?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在根据自己的想像想一想,她们之间在说些什么?现在请同学和老师一起走入“快乐读书屋”。
6、二、初读感知,读书悟理1、 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指读,把文后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2、 小组内交流:你喜欢荷叶姐姐吗?为什么?3、 导朗读,读中抒情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荷叶姐姐给别人遮了雨,自己却在雨里淋着“引导学生读出心疼表情的语气。来体会荷叶舍已为人的品格。第六自然段中“荷叶上的水珠闪着亮光,那是荷叶姐姐高兴地眨着眼睛笑呢?“引导学生读出高兴幸福的语气,体会荷叶姐姐帮助别人后的快乐心情。三、拓展延伸说说生活中听到、看到的或者亲身经历的助人为乐的事。板书: 荷叶姐姐
7、 ╱ 小 鱼 荷叶姐姐为 ━ 蜻 蜒 遮 雨 ╲ 青 蛙“快乐读书屋三”《小乌龟笑了》教材分析:题目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语是“小乌龟“而谓语是”笑了“,可以看出这是一篇用拟人的手法写的童话。那么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呢?这是题目给我们的悬念,这篇童话讲了发生在小乌龟身上的两件事。所以学习时要抓住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事件过程中人物的表现。这样才能很好地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
8、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3、通过阅读、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体会小乌龟为什么笑了。教具准备:图片、头饰课时按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