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doc

水稳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doc

ID:51647994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4

水稳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doc_第1页
水稳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doc_第2页
水稳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doc_第3页
水稳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doc_第4页
水稳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稳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招标文件技术规定;2)、《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3)、图纸设计要求;二、使用部位重庆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路面工程WLM2合同段底基层、基层三、配合比设计要求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d无侧限抗压设计强度≥3.0Mpa,强度控制范围3.0~5.0Mpa;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7d无侧限抗压设计强度≥2.0Mpa,强度控制范围2.0~4.0Mpa。2)、基层水泥剂量不得大于5.0%;底基层水泥剂

2、量不得大于4.0%。3)、混合料级配应为骨架密实型,并符合设计图纸范围要求。4)、基层粗集料压碎值不得大于28%,最大粒径宜用31.5mm控制;水泥各项物理指标符合P.F32.5水泥,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大于6h。四、原材料规格及产地1)、水泥:P.F32.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产地:重庆腾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2)、粗集料:碎石Ⅰ(20~30mm)碎石Ⅱ(10~20mm)碎石Ⅲ(3~10mm);产地:青木关碎石料场3)、细集料:石屑(0~3mm);产地:青木关碎石料场4)、水:可饮用水5)、材料合成级配设计:碎石Ⅰ(20~30m

3、m)、碎石Ⅱ(10~20mm)、碎石Ⅲ(3~10mm)、石屑(0~3mm)分别进行筛分,借助计算机进行级配计算(见附表),得到各种材料的掺配比例:35:27:16:22,其合成级配符合设计级配要求。四、室内试验1)、准备工作①检查试验仪器设备是否齐全,使之运转正常;②备足试验所需各种材料;③试验室工作人员:黄建胜、廖凯、伏立;2)、确定各种不同水泥剂量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根据以往经验和设计要求,先选用3.2%、3.7%、4.2%三种水泥剂量进行击实试验,其结果如下:水泥剂量(%)干容重(g/cm3)最佳含水量(%)3.2%2.

4、3325.63.7%2.3405.84.2%2.3445.83)、计算初步配合比分别以上表各种不同剂量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计算每个无侧限试件重量(见下表),并以振动压实法制作,每种水泥剂量分别制作13个试件,每种料具体用量如下表:结构层底基层基层底基层基层底基层基层水泥剂量(%)3.23.74.2单个试件重量(g)650265696537660465486615单个试件水重量(g)335348358362359363单个试件水泥重量(g)191193220223249252单个试件碎石Ⅰ重量(g)209221102086

5、210720792100单个试件碎石Ⅱ重量(g)161416271609162516041620单个试件碎石Ⅲ重量(g)956965953963950960单个试件石屑重量(g)131513261311132413071320注:振动压实仪试模直径:152mm高:150mmV=2722cm3基层、底基层按初步计算的比例如下:水泥剂量3.2%最佳含水量:5.6%最佳干密度:2.332g/cm3碎石Ⅰ:碎石Ⅱ:碎石Ⅲ:石屑=35:27:16:22。水泥剂量3.7%最佳含水量:5.8%最佳干密度:2.340g/cm3碎石Ⅰ:碎石Ⅱ:碎石

6、Ⅲ:石屑=35:27:16:22。水泥剂量4.2%最佳含水量:5.8%最佳干密度:2.344g/cm3碎石Ⅰ:碎石Ⅱ:碎石Ⅲ:石屑=35:27:16:22。四、按照JTJ057-94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取得7d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剂量(%)基层7天无侧限强度(Mpa)底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Mpa)类别3.2%2.11.9自检3.7%3.43.1自检4.2%4.54.2自检从上表可看出水泥剂量3.7%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1Mpa,符合底基层设计强度要求;水泥剂量4.2%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4.5Mpa,符合基层设计强度

7、要求;其水泥剂量都没有超过要求水泥剂量的上限,故选用水泥剂量3.7%为底基层水泥剂量、4.2%基层水泥剂量,底基层理论配合比为:水泥剂量3.7%最佳含水量:5.8%最佳干密度:2.340g/cm3碎石Ⅰ:碎石Ⅱ:碎石Ⅲ:石屑=35:27:16:22。基层理论配合比为:水泥剂量4.2%最佳含水量:5.8%最佳干密度:2.344g/cm3碎石Ⅰ:碎石Ⅱ:碎石Ⅲ:石屑=35:27:16:22。按规范制作混合料延迟时间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见下表),延迟时间不宜大于2小时。水泥剂量(%)延迟时间1h后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Mpa)延迟时间

8、2h后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Mpa)延迟时间3h后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Mpa)3.7%3.63.32.24.2%4.24.12.8七、换算施工配合比施工时,应先测定原材料的天然含水量,换算成相应的施工配合比,水泥剂量应在当天的施工按设计的水泥剂量加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