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641012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4
《从内圣到外王90分期末心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心坚强,则无悔,无惧——内圣,然后外王班级:工业设计1101姓名:吕晨吉学号:31110003向你的内心询问,你想要的是什么,你拥有的是什么,然后,拿着你所拥有的踏上你想要走的路吧。没有顾虑,不要后悔,更没有遗憾的去做你自己吧。在老师的课上,不想计算真正记住的国学知识,但至少,我学着叩问,学着从内心开始强大起来。老师讲的国学从来不再只是一个中国的古文化,它成为一股浸润内心的泉流,淙淙流转于整个世界,从古至今,由中到外。关于扬长与避短: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翻阅圣经的时候,总有一些无从理解,没想过,会在国
2、学课得到答案。这是著名的“马太效应”说,人总会专注于自己没有或者缺乏的东西,越是缺少,越是想要,或是弥补,或是得到,但往往事不如意。俗语曰:雪中送碳少,锦上添花多。类似于这,老师曾有过关于内向的人该如何走向成功的专题。内向一向被认为是致命的缺点,有些人穷极一生都在努力改变自己。作为内向的人,就如现在,我也是如此,拼命想让自己变得更外向。可在老师这,一改普遍被人认同的“短板效应”说,不再告诉内向的人你应该如何如何去改变,如何如何去改正,如何如何成为这个社会想要你变成的样子。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质疑:为什么要勉强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呢?为什么要改正身上所有的缺点呢?为什么一定要
3、迎合社会上所有的人呢?4你就是你,因为你身上所有好的不好的所以才成了你自己,你的身上总有你才有的特质,无所谓优缺点。因为每个人的境遇,经历不同,所有被冠上所谓优缺点的特质在不同人的身上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如老师通俗的说的,当你因为某一方面达到让人望尘莫及的成就,一些在普通人身上严重的不得了的缺点,就成为你的特质,一些让人觉得亲切的特质。纵横联想,世事无不如此,马克-扎克伯格创造了FACEBOOK,但他有社交障碍。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觉得的,不合群,难相处。但,他的社交障碍被拍成电影,他的成功让人嫉妒眼红,却又无可奈何。盖茨辍学,就一般而言,那是十恶不赦的罪过,但他成功了,那
4、他的嚣张就成了传奇。那些人都不是完美的,但无疑问,他们是成功的,他们没避过短,甚至盖茨的嚣张差点带来他的微软帝国的毁灭,此是外话。他们只是知道他们拥有什么,他们想要什么,以及怎样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一个人只要在他优势的地方取得突破性成功,他的其他缺点便成为特点。“赢者通吃”就是指这个。扬长不避短,人的成功就来自于各自的差异化,完美的追求不是不好,但若追求完美会让你忽略其他,会让你难过,那么,你又何必。到头来反倒让你的突击方向变成了钳制的枷锁。枷锁,在大学,对于现在的自己,那些所谓的荣誉与学生干部所带来的负担在一些时候又何尝不是枷锁呢?也许,初上大学的我也该再次问问自己
5、的心,去过想要的生活,学习想要学习的东西,追求想要走的道路。关于破与立:自己不争气,怪老爸不是李刚。老师的戏说很有意思,传统文化于国人就是这么回事。嫌弃现如今的不足,然后开始埋怨起我们的老祖宗来。4中华上下五千年,诸子百家,诗词歌赋,我们都朦胧的了解一些,却又一知半解。都说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不假,但是,你眼中的国学文化,国学中蕴含的精神真的就是当初的哲人先辈想要告诉我们的吗?一语可有千解,是好是坏却全凭心而定。现实的世界刺激了我们,我们变得越来越偏激,越来越尖锐。然后,我们带着这样的偏激看待文化,连文化也变得偏激了。这样的偏激似乎能传染,也许是“三人成
6、虎”,好多国学精华就此蒙上了尘埃。关于此的破与立,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拨乱反正吧。中庸之道便是最鲜明的一个例子。总被误以为中庸便是中立,不张扬,不落后,平平庸庸便是。其实不然,它是一个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尽相同的度。它的意义不是让你夹着尾巴做人,而是处于一种游刃有余的状态。当老师提到中庸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周恩来。人民永远敬仰的周总理,他将中庸之道运用出了强大的力量。外交上,不动声色之间,化解矛盾,吐露心声,畅述己见,风度翩翩,挺拔傲然,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在国内,对他的拥护和爱戴直至今日仍旧未减半分。他就是活出了中庸之道,为人彬彬有礼,处事游刃有余。伪中庸就像是在走平
7、衡木,摇摇晃晃,不敢逾越半分,真正的中庸全不是如此,他远远潇洒得多,豁达得多。如果说中庸讲的是不偏激,那么伪中庸里的不敢偏颇半分,又何尝不是一种偏激呢?相较之于此,王守仁先生的理论被认为是唯心主义之说更是普遍的很了,这不是么,连教科书上都这样标注着。最著名的莫过于与友人在山野看花的那一段了,友人说花开于山野,自开自败,与心又有何关。阳明先生却言,若你不看花,则心中无花,何知其开,更不知其灿烂,故不以为开。自此,大家一律给其冠上唯心之说。其实这样判断的意义不大,因为,唯心唯物本是西方哲学的看法,用西方哲学的观点来定义东方哲学,未免太过勉强。阳明4先生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