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笔记汇总.pdf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笔记汇总.pdf

ID:51558952

大小:896.7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13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笔记汇总.pdf_第1页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笔记汇总.pdf_第2页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笔记汇总.pdf_第3页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笔记汇总.pdf_第4页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笔记汇总.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笔记汇总.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媒体研究专题——《解析》重点节选媒介融合定义:传统的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都不得不在冲击下从媒介形态上进行重新定位,以求得在媒体新格局中的共存和发展。这种媒介形态的发展趋势,被业界和学界称为“媒介融合”。其思想萌芽来源于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20世纪70年代的预言。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普尔提出,他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从现实来看,媒介融合意指在现代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等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媒介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演化过程。三大趋势:1、内容融合。信息时

2、代,传统媒体的竞争优势在于对内容的拥有。然而,规模化信息难以通过传统媒介自身充分地生产和流通;反观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造就了大规模内容生产的可能性,但资本劣势往往阻碍其发展。综合看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内容融合也就势在必行。2、终端融合媒介信息的消费者总是希望可以花费较少的成本、从单一的媒介中接收多样化的信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终端融合便是迎合这一趋势的表现所在。终端融合分为终端设备融合和终端服务融合两种形态。①终端设备融合主要是硬件技术的融合,手机报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的推出可被视为一种将报纸无负担地随身携带和实时接收的新型媒体。②终端服务融合主要是软件

3、服务的融合,苹果公司推出的Ipod音乐播放器式其中典型案例之一。Ipod本身具有音乐播放功能,也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下载服务器上的正版音乐,服务商则通过提供下载服务收取费用。3、网络融合网络融合更多存在于经济范畴,有线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已进入“稳步试水”阶段。对媒介融合趋势的反思:1、媒介融合层次总体上仍旧较低。媒介融合可分为媒介互动、媒介整合和媒介大融合三个层次。①媒介互动即媒体战术性融合,意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等方面的配合与互动。如凤凰卫视通过搜集网络上的热点新闻开办了《网罗天下》节目。②媒介整合即组织结构性的融合,意指传媒集团同时拥有不同种类的媒体,

4、并在这些媒体之间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共享与整合开发。③媒介融合的最高层次为媒介大融合,其中可能实现网络、媒体、通信三者的终极融合。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媒体互动仍占主导地位,媒体整合也已有了初步发展,以“三网融合”为代表的媒介大融合则只是“稳步试水”,各集团间仍有很多利益问题难以协调。2、政策壁垒束缚融合进程。例如在内容融合方面,版权管理的不足导致互联网上的数字内容产业得不到有效调整。电子书、音响产品等在网上被肆意盗版,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缺少对数字内容产业的整合,数字内容生产商之间缺少有效沟通,造成了大量信息资源的浪费和闲置。3、来自生态批评思潮的警告。除去技术与政策上的困境外

5、,媒介融合实际上隐含着两种假设:①人类中心主义,媒介融合大大增强了媒体信息提供的能力,而受众则越来越无法节制自己的信息欲望;②技术至上,媒介融合一方面加快了社会媒介化的步伐,一方面带来更加严重的“媒介依存症”,进一步导致人类与社会环境、媒介生态环境之间的失调。总结: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趋势不可避免。新媒体借助传统媒体的规模优势与资本优势才能得以发展,传统媒体若不在新媒体媒介中寻求变革与共存,则终将在历史进程中被淘汰。然而这一简单道理映射出无比复杂的现实困境。其中有技术、政策问题,还包括文化问题。对媒介发展趋势的探讨并非要将这些问题简单化,

6、而应将问题深化。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不论哪种媒介,都必须在不断的变革中寻求出路。新媒体发展一、媒介形态的变革1、互联网的不断演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媒体对于技术的应用形式,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方式,使传播方式从大众传播向以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为特征的综合传播方式演进。互联网的发展阶段:①以新浪、搜狐为代表的门户网站时期。这一阶段,网络主要提供多而全的信息,以信息量大、报道及时为特点,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网站也以呈现新闻为主。网站形式单一、互动较弱。媒体对呈现的内容其决定作用,网民是被动的参与者。②网上论坛快速发展。天涯、猫扑等论坛通过提供共同参与讨论的话题,将网民聚集

7、在一起,互动以及观点的表达为主要特点。论坛中,版主成为话题组织和引导的关键,网民以群组方式参与网络交往,以群体为单位发挥作用。③随博客、播客、掘客、维客等自媒体形式,网络进入Web2.0时代。网民的自我空间得到拓展,作为个体的网民可以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和发布者,传统的传受者单向关系被打破。④SNS等社交性媒体的兴起加速了网络虚拟社会的构建,使得虚拟社会成为现实社会的延伸。依据六度空间理论和熟人的熟人就是朋友的逻辑,社交性媒体将人际交往中的感情加入到网络中,进一步加强了网络粘着力,增强了网络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中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