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治疗冠心病高黏滞血症37例.doc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治疗冠心病高黏滞血症37例.doc

ID:51522872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2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治疗冠心病高黏滞血症37例.doc_第1页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治疗冠心病高黏滞血症37例.doc_第2页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治疗冠心病高黏滞血症37例.doc_第3页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治疗冠心病高黏滞血症37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治疗冠心病高黏滞血症37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治疗冠心病高黏滞血症37例【摘要】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索氯化钠治疗冠心病高黏滞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37例冠心病高黏滞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全血还原粘度无明显变化,两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卩〈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积压指标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其余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C0.05)

2、。结论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治疗冠心病高黏滞血症的临床疗效满意。【关键词】冠心病咼黏滞血症;红花黄色索氯化钠;治疗;临床疗效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99-01高黏滞血症在临床上也被称为血液流变学异常,冠心病患者常常会存在该种症状,常常会加大血流的阻力,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影响血液的循环,引发心、脑、肺、肾等器官的功能性障碍,极易产生缺氧、缺血等症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四肢麻木、视觉紊乱以及耳鸣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根据相关的文献报道,红花黄素是改善心肌供血,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血管以及抑制血小板凝聚的有效药物,本文通

3、过对37例冠心病高黏滞血症患者采取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现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7例冠心病高黏滞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患者的年龄最小的为32岁,最大为65岁,平均年龄在53岁左右,所有患者均经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以及血液流变学测定标准。现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1.2.1对照组患者采

4、取的治疗方法是:给予抗血小板、抗炎抗凝、抗冠、稳定斑块以及调酯等常规治疗。1.2.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缓慢滴注100ml的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每天一次,每次用量1瓶也就是100ml,注意在滴注的过程中控制滴速在每分钟30滴以内,持续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1.3统计学处理选用软件SPSS16.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表示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根据两组的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仅有2例治疗无效,占10%,治疗有效的有18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3例治疗无效,占17.6%,治疗有效的有14例,占8

5、2.3%,观察组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卩>0.05)。对照组除全血还原粘度无明显变化,两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积压指标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其余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讨论临床上将血液粘度超过正常标准值的称为高黏滞血症,高黏滞血症的危害是会引起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导致缺氧、缺血等症状,会使冠心病、脑樓死、肾衰以及阻塞性肺疾患者的病情加重,白细胞、血小板、血液成分红细胞的大小、形状以及压积等因素都会影响血液黏度

6、。冠心病患者常常会存在高黏滞血症,对患者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微循环有很大的影响。红花红素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从菊科植物红花的花瓣中提取的一类水溶性黄铜类化合物,现代医学表明红花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镇痛、抗血栓、扩血管以及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以及心绞痛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且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从37例冠心病高黏血症患者采取红花黄素氯化钠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红花黄索的药理作用。本研究表明,观察组仅有2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3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2.3%,观察组的治疗疗效高于对

7、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卩>0.05),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对照组除全血还原粘度无明显变化,两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说明红花黄素可以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中的全血粘度、纤维蛋口原含量以及血浆粘度。观察组治疗示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积压指标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界,其余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和药物用量或作用时间有关。综上所述,红花黄素对于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液粘滞性以及促进血栓解聚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但其药理发挥的分子构效、作用机制的关系尚不明确,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参考文献[1]张宏宇,陈沫,熊文

8、激•红花黄色素抗血栓和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实验诊断学,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