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518999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摘要:我国语文教学虽积累了诸多精华,但弊端也十分明显。要使语文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古人有语: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质疑,是开启学生思维,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冃质,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质疑,也可以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质疑或引导学生在课后质疑。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常让“质疑”进入课堂,使学生在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关键词:引导;质疑;自主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
2、号:1002-7661(2016)05-294-01我国语文教学源远流长,虽积累了诸多可贵的精华,但弊端也十分明显,而且积重难返。其屮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屮心是集屮表现Z—这种单向传输方式的教学,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使学生对语文课感到枯燥乏味,产生逆反心理。要使语文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古人有语: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质疑,是开启学生思维,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现代心理学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
3、题而告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设法为学生创造问题情景,提供创造机会,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思维,同时,使学生产生口主参与的心理倾向,增强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引导学生I韦I绕课文题日质疑课文题目是一篇文章的高度浓缩,也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质疑,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使学生提高质疑能力。例如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时,可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4、然后提问: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积极质疑:为什么在友谊前加“伟大”?谁和谁的友谊是伟大的?可不可以把题日改成“深厚的”、“纯洁的”、“美好的”友谊呢?又如《可爱的草塘》一课,通过分析题目对可爱的草塘进行质疑:文章写出了草塘哪些地方可爱?为什么这样写就能突出草塘的可爱?通过从不同的侧面对课题进行质疑,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为下一步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质疑我们所学的课文,多数都可围绕课题进行质疑,但有一部分文章,单从题目上看很难看出文章所描写的内容,这就很有必要在预习课文时进行质疑。
5、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质疑可以分为两个层次:1•简单的,自问自答或同桌互相交流;2•深奥的,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例如教学《丰碑》一课时,分析课题,只能质疑“丰碑是什么意思?”学生也只能理解它的表面含义,“丰碑是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和伟大的功绩。”但是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学生只有读了课文才能知道。第一层次:学生读课文后,会问口己:本文中丰碑指的是谁?军需处长是干什么的?这些问题,学生通过读课文后,自己就能弄明白,可以自问自答。然后很自然地进入第二层次: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丰碑?文章又为什么以丰碑为题?这两个问题是
6、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虽然不可能完全弄透彻,但却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每一篇课文都能这样,长此下去,一定会形成一套学习语文的方法。这样还有利于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路来调整自己的教路。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也会把口己当成学习的主人。三、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质疑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在全篇课文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抓重点词句质疑也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发现总是层层递进,巧妙地将课文引向深入。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概括描
7、写“海底世界”的句子:“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特产丰富的世界。”这时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些什么问题?学生会提问出“奇异”是什么意思?“景色奇异”又是什么意思?海底的景色奇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特产丰富又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的方法,自己从书中寻找答案,这样,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口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文章重点句子各成分有明显互相矛盾的地方,在这种地方质疑则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体会。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屮,第一段“等总理”屮的一句话“焦急而又耐
8、心地等待着”,“焦急”与“耐心”是一组互相矛盾的词,为什么这样一组词会出现在一句话中而且又连用呢?显然这是个可质疑处,在此质疑,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就能深刻体会到人们急切想见到总理,但见不到总理乂誓不罢休苦苦等待的心情。四、引导学生在课后质疑好的文章总是余味无穷的。在师生共同学完一篇课文示,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启发他们从课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