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510236
大小:272.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采矿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矿业工程第14卷第1期42MiningEngineering2016年2月·安全与环保·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采矿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吴建军康忠民邱镔(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341000)摘要:以龙南足洞稀土矿区原地浸矿采矿为例,根据原地浸矿采矿工艺流程划分辨识单元,并根据各单元具体特点进行分析和辨识原地浸矿采矿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南方花岗岩型风化及半风化离子型稀土矿山企业开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关键词:离子型稀土矿;危险有害因素}安全评价;原地浸矿中图分类号:TF8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550(2016)01—0
2、042—03井。矿区各车间收液方式略有不同:当矿体未在山0引言脚出露时,每隔15~20m施工一收液巷道,进行离子型稀土矿又称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主要分布于我巷道收液;当矿体在山脚出露时,通过山脚处施工国南方,以江西、广东、湖南和福建为主产地,始采于上的集液沟收液。世纪七十年代,起初以池浸(堆浸)工艺开采,由于该种采场根据地形布置,一般一个山头设置为一个开采方式资源浪费大,环境破坏严重,国家已禁止采用该采场。一个采场设置一个高位池,高位池设置于采种方法进行开采,现采用较为先进的原地浸矿工艺开采稀场山坡最高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注液井一般约土矿
3、。以龙南足洞稀土矿开采为例,分析和辨识离子型稀为O.5m的小圆井,井深为见矿1~1.5ITI,注液土矿在原地浸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为该类井网度为3In×3ITI,分布采用菱形均匀布置。一型矿山企业开采作业及管理提供参考。般在山脚施工一条收液沟,宽约1.0m,深约1~21原地浸矿开采工艺流程及相关参数m。浸矿剂为1~2硫酸铵水溶液,通过水泵将龙南足洞稀土矿为一老稀土矿山,因过大规模堆浸采矿,浸矿液从配液池送至采场高位池,再经主管路及分该堆浸采矿方法已停止生产作业,现主要采用原地浸矿采矿方支管路送至采场各注液井。母液经山脚收液沟收
4、集法,原地浸矿工艺流程见图1。后,流至集液池,再经水泵扬至水冶车间除杂池进行后期处理。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依据及辨识单元划分危险因素指的是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而有害因素指的是能影响人的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主要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和原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并结合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特点和开采现状进行辨识。图1原地浸矿采矿工艺流程图根据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开采特点,辨识单元主要划分为8个单元:自然
5、地质危害因素、注液系统工程、收矿区各车间注液方式基本相似,均为浸矿剂从液系统工程、监测与避水系统、水冶系统、总图布置、自采场高位池沿主管再经分支管道灌入采场各注液然环境不良因素。收稿日期:2015—11—18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作者简介:吴建军(1974一),男(汉族),湖北武穴人,江西理工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3.1自然地质危害因素2016年第1期吴建军等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采矿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与辨识43——工程地质对开采不利的岩石力学条件。因矿区的3.3收液系统工程矿体赋存在花岗岩风化壳中,因此与开采有关的工程地质该系统为浸矿剂在注液井
6、进入矿体内,经与离子矿发问题主要是地面稳定性。全风层厚度大且松散,强风化层生交换作用,产生的母液经矿体底板流至集液沟,部份母裂隙十分发育,岩体支离破碎,在进行溶浸采矿中可能产液经收液坑道流至集液沟,再经集液沟流至集液池,经集生山体失稳,造成山体滑坡。液池水泵输送至水冶车间母液池。主要包括集液沟、集液——水文地质及水文资料分析。矿区侵蚀基准面绝对池、集液井、集液坑道的施工、日常收液巡查工作、母液标高250m,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绝大部分(95的输送工作。该系统主要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上)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属简——
7、坍塌事故。集液井或集液坑道在施工或运行时易单类型。发生坍塌事故。由于稀土矿风化层较松软,而集液井和集3.2注液系统工程液坑道均在风化体中施工,施工后,局部木支护。如人员该系统为浸矿剂从高位池沿管道自流至采场各注液井,在施工作业时,未及时支护,或支护强度不够,易发生坍注液量的大小由注液管道阀门控制,浸矿剂在注液井内经塌事故,造成人员淹埋,伤亡事故矿体侧渗、扩散在矿体底板流至集液沟。主要包括高位池——高处坠落事故。矿山集液井相对较深,人员在集的施工、注液井的施工、日常注液巡查工作,该系统主要液井进行作业时,易坠入井内,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存在的
8、危险有害因素:——淹溺事故。人员在收液井巡查及抽液作业过程中,——高位水池坍塌。高位池分为相对较固定的高位池掉入井内发生淹溺事故。和较简易的高位池,较固定的高位水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滑坡事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