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做法

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做法

ID:515092

大小:15.3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21

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做法_第1页
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做法_第2页
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做法_第3页
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做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做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治理经验做法以真情解心结以实招促和谐   XX是江苏的“北大门”,因其东部沿海、中部平原、西部丘陵山区的地形地貌,就像一幅“微缩版的中国版图”。丰富的资源禀赋,造就了XX既有市民、农民,也有山民、渔民、盐民。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利益诉求的多样化、社会治理的差异化。面对诸多矛盾,我们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社会治理,以“解扣子”方法抓矛盾化解。今年以来,进京访、到省访数量同比下降33.7%和65.1%,安全生产事故下降29.2%,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上升到96.3%。重点抓了四项工作:  第一,进村头抓

2、源头,派驻民情助理,变上访为下访。了解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弄清症结才能化解矛盾。今年初,我们按照省委的部署,扎实开展“大走访”活动,聚焦30个经济薄弱村、42个沿海渔业村、767家工业企业,梳理出贫困群众“六大类”需求,需要就地打工7719户、医疗救助7084户、助学贷款1887户、小额贷款6654户、改造房屋4547户、技能培训4501户,企业需求1695件。针对这些问题,区、镇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做到件件抓落实、事事有回音。目前,我们正在对全区34.8万户家庭开展家家到走访活动。为推进“大走访”活动由集中走访向常态走

3、访延伸,我们选调优秀机关干部全覆盖到全区463个村(社区)担任民情助理,推行“五五”民情工作法,重点关注“弱势群体、边缘地带、真空部位、薄弱环节、矛盾焦点”,做到“贫困户、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外来租房户、社区矫正对象、工矿企业”必到,“突发事件、安全隐患、不稳定因素、重点人头异常情况、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必报,动态掌握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隐患,推进工作阵地前移、管理重心下沉。为“发现在萌芽、处理在及时”布下“千里眼”“顺风耳”和社情民意“体温表”。我们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民情”APP,搭建民情收集、跟踪处理、结果反

4、馈平台,把民情工作做实。  第二,建平台搭舞台,强化多元调处,变单打为混打。多用真情沟通,少用强制手段,是我们的一条基本理念。我们高度重视多元化调处在化解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注重访调结合、法调结合、纵横结合,织密“369”立体调解网,纵向建立以区级调处中心为龙头、以镇级调处中心为主干,以村级调解委为基础的3级调解平台,横向强化综治牵头、司法为主、公检法访6部门衔接联动,派驻调解工作室,全领域推动医患矛盾、交通事故、劳动争议、住宅建设等9个专业调解委员会,通过公调对接随警调、诉调对接配合调、检调对接筛选调等制度,在各个阶段

5、嵌入调解元素。目前,全区设立基层调解组织534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1903名,实现了区、镇、村调解网络全覆盖,近三年累计成功调处案件近2.2万件,一大批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为此,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法官”姜霜菊、“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卢干景、钱鹤飞等一批“金牌调解员”、“专家调解员”和“草根调解员”。  第三,化怨气解怒气,夯实基层基础,变治标为治本。县里不抓村,工作没有根。基层矛盾纠纷大多是由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引发的,不抓好村级治理,就不能从根本上减少矛盾。我们在全区推行以村党组织为领导主体,村民议事会为议事主体、村

6、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一委三会”村级治理模式。开展以“三资管理、三调联动、三线齐抓”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基础工作专项行动,比如“三资管理”不规范、不公开是造成干群之间相互猜忌、关系不和的一大焦点,对此我们坚持“把资产资源理清楚,把财务管理抓紧实,把产权交易统筹好,把‘三资’明细亮出来”,让群众做明白人,达到解惑、释疑、顺气的目的。我们还学习省委举办“县委书记工作讲坛”的做法,在区里开办“村支部书记讲坛”,让村支部书记轮番打擂台、赛做法,在全区深入开展学习钟佰均、争做“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活动。我们

7、还将中组部部署的“主题党日”活动延伸到村级治理,把“党员活动日、村务公开日、村民议事日、矛盾调解日”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使村务活动早知道、村级工作规范化。  第四,化民风树新风,弘扬乡贤文化,变他律为自律。乡风好,矛盾少。钝化矛盾、构建和谐,一方面靠治理,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春风化人。今年,我们把“新乡贤文化建设”与抓“工业项目”一样列为区级重点工程,开展新乡贤荐评、示范、传承等“六大工程,评选出爱乡睦邻、勤劳致富等1100多名新乡贤,编印《XX乡贤录》,深化“晒家训、比家风、讲传承”等活动,村树乡贤榜、  镇建乡贤广场、

8、区设乡贤馆,建立80多个乡贤会,组建纠纷调解“和事团”、乡风文明“督导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凤还巢”系列活动,有效实现了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信息回传、人才回乡,让“东南飞的孔雀筑巢家乡”,拓展了乡贤人士“乡情粘合剂”“和谐疏导阀”“发展新引擎”的空间,较好地发挥了新乡贤在乡村治理的“桥梁”、乡村发展的“智库”、乡风文明的“榜样”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