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502158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还一个真实的子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还一个真实的子猷大庄中学张云飞《人琴俱亡》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相对于本单元的其他文章,尤其言俭文约、意味隽永。故事的主题正如教参所说体现了王子猷对弟弟深厚的情谊,但教参上对子猷形象的解读却让人费解,在实际教学中更是很难感动学生。关于子猷的个性特点,教参上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本文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很有个性。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表现了子猷的独特形象。我认为子猷的形象在文中表现得很鲜明,但并不独特,他就是一个至真至诚、重情重义的平常人,至少在这篇文章中是这样子猷与子敬兄弟俩感情非常好,子敬去世,子猷比谁都痛苦。据《晋书本传》记载,年轻时他们同住一个房间里
2、,平时,做哥哥的很佩服自己的弟弟,他们兄弟俩常在晚上一起读书,边读边议,兴致很高。后来,子猷任黄门侍郎,因不习惯宫廷那一套十分拘束的生活,就辞职回家。他回家没多久,居然和子敬同时生起病来,而且两人都病的不轻。当时有个术士说:“人的寿命快终结时,如果有活人代替他死,把自己的余年给他,那么将死的人就可活下来。”子猷忙说:“我的才德不如弟弟,就让我把余年给他,我先死好了。”术士摇摇头:“代人去死,必需自己寿命较长才行。现在你能活的时日也不多了,怎么能代替他呢?”希望替子敬去死,足见子猷对弟弟深厚的感情了。因此子敬去世,子猷是极度痛苦的。既然如此,“语时了不悲”教参翻译成“说话是完全不悲伤”有些不妥
3、,子猷内心的悲伤是绝对的,只不过在脸上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应译为“说话时脸上没有一点悲哀的样子”,这正表现了他性格中坚毅、刚强的一面,而非强自抑制。至于奔丧途中的“都不哭”就更正常了,因为兄弟的死是他猜测的,并没有眼见为实,当然不能哭了,尤其对他这样坚毅刚强的人而言。如此理解,“了不悲”“都不哭”就很平常了,体现不出子猷的独特性,教参上的理解“子猷前面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为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就有些牵强了。如何来悼念心爱的弟弟呢?奔丧途中的子猷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他太了解子敬了,知道他“素好琴”,所以“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绝无丝毫犹豫,直奔主题,他
4、是在用弟弟最喜欢的方式来祭奠弟弟啊!然而一曲未了,人已不堪!回想以往的种种情景,目睹眼前的凄凉,便曲不成调了。“不调”的非琴,而是子猷!所以“弦既不调”应理解为“琴声渐渐不协调了”,教参上的理解“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有些简单粗糙,忽视了此刻子猷悲痛的心情和以琴声祭奠弟弟的用意。人已去,琴何用?于是子猷将琴“掷地”,让弟弟的心爱之物随他而去,同样以琴祭弟。并发出“子敬子敬,人琴俱亡”的悲叹,悲痛之情到了极致,便有了“因恸绝良久”,不哭则已,一哭惊人!综上所述,子猷在文中的种种表现都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表现了他是一个重情重义、至真至诚的人,种种行为都是出于对弟弟的爱与理解,是人之常情、
5、常态,并非教参上所说的独特的悼念方式,体现了子猷的独特性格。有些教辅书上甚至用“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追求个性的自由飞扬”等来评价《人琴俱亡》中的子猷,就更是在有意拔高人物了,结果导致人物形象的模糊,学生很难理解,更不会被感动。当然,子猷也有超然和洒脱的一面,比如在“寄居种竹”和“夜访戴魁”的典故中,又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子猷。我们在教学时决不能以点代面去分析人物,把人物概念化,要依据文本,在学生面前还原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子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