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507-2011 无公害鸡腿菇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4∕T 1507-2011 无公害鸡腿菇生产技术规程.pdf

ID:51501319

大小:364.6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5

DB34∕T 1507-2011 无公害鸡腿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 1507-2011 无公害鸡腿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 1507-2011 无公害鸡腿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 1507-2011 无公害鸡腿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 1507-2011 无公害鸡腿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1507-2011 无公害鸡腿菇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3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507—2011无公害鸡腿菇生产技术规程文稿版次选择2011-10-25发布2011-11-25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507—201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马鞍山市农委菜办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坤才、王肇萍、王志润、李化武。IDB34/T1507—2011无公害鸡腿菇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鸡腿菇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采收。本

2、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鸡腿菇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5246无公害食品鸡腿菇NY/T5333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5358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条件选择远离仓库、饲养场、垃圾场、工厂、公路主干道等易受污染的地区,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35

3、8中相关要求。4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等按NY/T496执行;控制病虫危害安全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GB4285和GB/T8321执行。5生产管理措施5.1栽培季节鸡腿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8℃~30℃,最适16℃~25℃,低于8℃或高于30℃,子实体生长缓慢或不易形成。我省各地可根据其温型特点确定栽培季节,春季栽培可在1~3月制袋,4月~6月出菇;秋季栽培可在7~8月制袋,9月~11月出菇。5.2栽培方式1DB34/T1507—2011栽培方式可以建菇房床架栽培,也可以搭棚地畦栽培,我省南北均可采用大棚低畦栽培。根据地下水位高低

4、进行平畦、低畦或半地下方式,江南采取大棚低畦,江北采取低畦或半地下,一般畦宽1m~1.5m,畦长根据棚长确定,畦间管理通道宽0.5m~0.7m,若采用低畦,畦深0.10m~0.15m,半地下式为1m~1.5m。5.3培养料的配制栽培料配方:1)稻草96%,生石灰2%,磷肥2%。2)棉籽壳88%,麸皮10%,石膏粉1%,生石灰1%。3)玉米芯80%,麸皮15%,生石灰3%。稻草需粉碎后使用,培养料配制程序按常规发酵,含水量控制在60%~65%。5.4装袋灭菌采用低压聚乙烯(常压灭菌)、聚丙烯塑料袋(高压灭菌),规格为折幅宽20cm~22cm,长42cm~45cm,每袋装干

5、料1kg,装袋按常规,两端扎口。装袋后,常压灭菌100℃以上保持10h以上;高压灭菌1.5kg/cm压力下稳压3h。5.5接种发菌经灭菌的料袋,待袋温降至30℃以下,采用开放式两端接种,接种量控制在干料重的5%左右,接种后室内或棚内发菌,按井字形横竖交叉排放,温度以25℃~28℃为宜,发菌期间注意通风换气,防湿避光,室内或棚内湿度以70%左右为好,同时注意翻堆检查发菌情况,发现污染及时处理,翻堆时要做到上下里外相互对调,以保证菌袋发菌平稳,一般经过20天的培养菌丝即可长满。5.6覆土材料的配制及消毒覆土材料的配制:菜园土65%,火烧土或煤灰渣30%,石灰粉3%,磷肥2%

6、,水适量,湿度掌3握在20%~30%左右,要求手捏成团,触之即散,配制好的营养土,每m用高锰酸钾5g加甲醛10ml密封2~3天进行熏蒸消毒,待药味散发后入棚覆土。5.7出菇管理将发好的菌袋脱袋后横排埋入处理过的畦床里,菌筒间距3cm~5cm,间隙用处理好的营养土,覆土后填充,菌筒上覆上2cm~3cm厚的营养土,覆土后温度应掌握在20℃~25℃,注意保持土层湿润,加强通风换气,覆土层的表面湿度保持在20%~25%左右,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右,一般经过15~20天菌丝即可穿透覆土层并出现原基。子实体生长阶段要保持较高的湿度和一定的散射光,加大通风换气量,一般棚内相对湿

7、度保持在85%~90%,换气时应注意避免强风直接吹入畦床,以免影响菇的色泽和质量,可根据出菇量的多少灵活掌握通风量,低温季节每天11时至14时通风,高温季节每天早晨和傍晚通风,阴雨天加大通风量。出菇温度应控制在16℃~25℃左右为宜,如果棚内温度超过28℃时应以降温增湿为主。6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合理使用化学防治,达到安全、优质的生产目的。提倡使用生物农药、低毒农药,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2DB34/T1507—20116.1病害6.1.1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