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复习的点滴思考.doc

关于文言文复习的点滴思考.doc

ID:51477856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2

关于文言文复习的点滴思考.doc_第1页
关于文言文复习的点滴思考.doc_第2页
关于文言文复习的点滴思考.doc_第3页
关于文言文复习的点滴思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文言文复习的点滴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文言文复习的点滴思考秀洲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教研室朱玲如文言文教学是屮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纽成部分,文言文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业考试的必考内容,在整卷150分屮约占15%的比分。文言文阅读相对來说题型变化较少,主要从理解和积累这个层面去检测,因此通常被认为是中考语文的“抢分题”。又因为文言文阅读检测材料课内外兼有,往往是课内、课外各一段(篇),而即便是來白课外的阅读材料也是与《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推荐篇目“程度相当”,适合学生阅读,而且常常是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是对课内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举例来说,《2006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嘉兴卷)》文言文阅读题:“23、解释下列

2、句中加点的词。(4窃(1)元琰遽退走/(2)母问其故,具以实答/(3)向所以退,畏其愧耻/(4)自是盗者大惭”。本••••题考杏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掌握能力,文章虽为课外材料,但题中的加点词部是课内学过的重要的常用词汇。课内相对应的,如“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寻向所志(《桃源i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等。正因如此,••教师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和复习普遍比较重视,舍得投入时间,在学业考试前的专题和综合复习屮尤其如此。因为听到的文言文复习课比较多,所以想说一点个人的思考。其实也是老生常谈,但总感到还是有强调的必要。一、要正确把握《课标》和

3、《考试说明》的要求及命题的走向我以为学业考试前的文言文复习,和其他几个板块的考试内容,如“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写作”一样,要想取得应有的和最佳的复习效果,必须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因为语文学业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多,能力要求全面,而复习时间并不充裕,如果复习时漫无忖的,随意而为,不加选择,不分主次,眉毛胡了一把抓,势必高耗低效,“广种薄收”。再说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不论复习哪个内容,都必须有的放矢,找准着力点,把力气用在刀刃上。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方法可以不尽相同,但首先必须正确把握《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及命题的走向。因为命

4、题以《课标》为最高依据,严格执行《考试说明》的有关规定。《课标》对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考试说明》有关文言文阅读的“考试目标”有三条: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2、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3、理解丸章的基本内容并评析其思想内容。《考试说明》还提供了相应的“题型示例”和“例卷”作为参考,便于把握。应该说目标和要求是明H的、清晰的,关键是我们在教学和复习时既应了然于胸,又应严格遵循,惟其如此才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复习的效率。可是从随堂所听的一些复习课屮感觉到有的教师还是疏于研究,采用的

5、是一贯以来的老办法。比如“文言词语”的复习将实词和虚词分开来进行,且从文木中拎岀来单独复习。文言实词又大多从词法讲起,我听到过一节关于“词类活用”的复习课,一节课复习了名词和动词的活用,复习时既讲概念又举例了,看得出教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对每一类词的几种活用情况讲的也是清楚的,例了也是从课内所学的文言文屮精选出来的,但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复习在定位上有问题,《课标》在“评价建议”屮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见这样的复习既偏离了《课标》的要求,增加了难度,

6、又相当的耗时费力,一节课词类活用尚未讲完,那么还有其它的词法现象,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还有其它的知识点,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这样的复习方法虽然讲得细致,但过于繁复,学生兴趣不高,收效萇微。因此我一肓认为复习时少做几张练习倒也无关紧要,但研究的环节不能少,研究的工作不能省,正所谓磨刀不谋砍柴功,否则难免走弯路,劳而少功英至劳而无功。其实只要我们静心研究一下《考试说明》,我们就很容易把握其屮的考试目标和要求,从而找到正确的复习方法,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比如“文言词语”,以往的考试目标是这样的:“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因此将实词和虚词

7、分开来复习也无可非议,几个常用文言虚词,如“之”、“而”、“以”等的一般用法也需弄清,因为命题也会体现这样的目标要求,如“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题目略)”等,但今年这一条目在表述上有了变化,即“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因此复习时就应及时调整策略,不必再像以往那样过于强化文言实词和虚词这个概念,且只需理解“意义”,因此复习时就不必一一去讲虚词的用法,可以节省时间,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效率。如2005年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