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孟鲁斯特治疗丘疹性荨麻疹50例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孟鲁斯特治疗丘疹性尊麻疹50例疗效观察盂鲁斯特治疗丘疹性尊麻疹50例疗效观察【摘耍】目的:探讨孟鲁斯特治疗丘疹性尊麻疹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7年2月我科门诊确诊为丘疹性尊麻疹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用依巴斯丁,治疗组加用孟鲁斯特,疗程10天;观察2组患儿瘙痒、风团持续时间,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瘙痒、风团均较对照组持续时间短、缓解快(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0%o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孟鲁斯特治疗小儿丘疹
2、性尊麻疹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关键词】孟鲁斯特;小儿;丘疹性尊麻疹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2-3357-03中图分类号:R75文献标识码:A丘疹性尊麻疹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3个月〜14岁的小儿多见。我科2006年9月〜2007年2月,采用孟鲁斯特(商品名白三平,曰本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50例丘疹性尊麻疹患儿,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入选条件,年龄小于14周岁,性别不限;丘疹性尊麻疹诊断明确,参照《临床皮肤病学》中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全部病例皮疹为群集或散在的风团样斑丘疹,绿
3、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可有伪足,中央可有水疱或大疱,多见于躯干、四肢等部位。剧烈瘙痒,以夜间为甚,有明显季节性。病程小于1月,可见瘙痒性风团;治疗前1周内未服用过糖皮质激索、抗组胺药,无严重心、肺、肾等系统性疾病。根据以上入选条件共完成观察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病例平均年龄、病程(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患儿小于4岁在服用依巴斯丁5mg,每R1次基础上加服孟鲁斯特4mg,每H1次;大于4岁在服用依巴斯丁5mg,每口1次基础上加服孟鲁斯特5mg
4、,每口1次。对照组口服依巴斯丁5mg,每H1次(每FI同一时间服药),连续服用3天后如果瘙痒、风团消失,丘疹不红肿即停药,否则继续用药10天。于服药后3天、7天、10天门诊随访,进行疗效观察和评估。1.3观察项目:观察患儿瘙痒、风团变化,不良反应,疗程。1.4评价标准:按照文献描述的症状积分按4级评分法(0~3分)[1],简述如下:瘙痒程度用直观模拟标尺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价,0为无瘙痒;1为瘙痒轻微,2为瘙痒较重,3为瘙痒难忍;风团数目:0为无;1为1〜6个,2为7〜12个,3为超过12个;风团直
5、径按0cm、<1.5cm、1.5〜2.5cm和〉2.5cm分别计0,1,2和3分;每次持续发作吋间按Oh、〈lh、1〜12h、〉12h分别计0,1,2,3分。对治疗前和治疗3天、7天、10天瘙痒、风团数量和大小进行评分。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二(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X100%。根据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疗效评估按痊愈、显效、好转、无效4个标准进行,痊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疗效指数60%〜89%,好转为疗效指数20%〜59%,无效为疗效指数W19%。总有效率二(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评价例数X100%。2
6、结果2.1两组患儿观察指标:见表2。2.2临床疗效:见表3。10天后治疗组50例中痊愈21例占42%,有效12例占24%,好转10例占14%,总有效率66%。对照组50例中显效10例占20%,有效11例占22%,好转13例占26%总有效率4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二7.706,P〈0・05)。2.3不良反应:治疗组50例患者中有1例(2%)出现轻度头痛,不影响继续治疗。对照组50例中有4例(8%)出现较明显头昏、嗜睡症状,均未停止治疗,统计学上没有差异性。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及肝功能检查均在正常
7、范围内。3讨论当机体发生炎性反应吋,要产生很多的炎性介质,其中白三烯(CysLTs)起到较大的作用[2]。白三烯是花生四烯酸的5-脂氧化酶(5-L0)通路的代谢产物,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产生;引起微血管通透性的能力比组胺强100-1000倍,具有增强微血管通透性的作用[3]。口三烯可能通过半胱氨酰口三烯1受体(CysLTlR)进而影响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参与嗜酸性粒细胞成熟、活化及聚集。易感个体首次接触抗原导致II型辅助T淋巴细胞反应。再次暴露于抗原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和T细胞激活并伴随组胺、白三烯及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IL
8、-5、IL-4>IL-3和Eutaxm等调节嗜酸性粒细胞发育,迁移和激活.在口三烯参与下嗜酸性粒细胞渗出血管.激活的嗜酸性粒细胞进一步通过释放阳离子蛋白,脂类介质,细胞因子,化学因子引起上皮损害。慢性尊麻疹就是一种慢性的常见的由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