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甘肃省甘谷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pdf

基于GIS的甘肃省甘谷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pdf

ID:51416217

大小:1.29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23

基于GIS的甘肃省甘谷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pdf_第1页
基于GIS的甘肃省甘谷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pdf_第2页
基于GIS的甘肃省甘谷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pdf_第3页
基于GIS的甘肃省甘谷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pdf_第4页
基于GIS的甘肃省甘谷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GIS的甘肃省甘谷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7卷第4期地质力学学报Vo1.17ⅣO.42011年12月JOURNALOFGEOMECHANICSDec.20l1文章编号:1006~616(2011)04-0388—14基于GIS的甘肃省甘谷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王磊,张春山,杨为民,孙炜锋,邱占林,王涛(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2.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摘要:在甘肃省甘谷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分析研究,选取了历史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水文条件、

2、植被条件、降雨量、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判方法,基于GIS技术平台,对甘谷县地质灾害进行了危险性综合评价,并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最终将研究区划分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极低危险区4个等级,其中,高危险区面积为393.19km,占总面积的25.01%,中危险区面积为544.04km,占总面积的34.61%,低危险区面积为324.69km,占总面积的20.65%,极低危险区面积为310.08km,占总面积的19.73%。关键词:甘谷县;地质灾害;地理信息系统;危险性评价中图分类号:P

3、694文献标识码:A0引言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一般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发育特征的分析,利用模型方法实现地质灾害空间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区划,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以为国土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预警提供基础依据。目前阶段,由于开展评价的需求、精度要求、区域差异等,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价思路、评价方法差异较大,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专家评判法、统计分析法、数据挖掘分析法、确定性方法等。根据研究区的地质背景,通过对比各种模型的适用条件、可操作性,以及对数据的可获取性、成果可靠性的分析,本文采用专家评判法,先利

4、用GIS系统的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功能对甘谷县地质灾害进行定量的危险性评价,再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进而对研究区进行危险性区划。这种方法各因子的权值由专家打分获得,是根据专家对研究区灾害的分析,运用专家的知识和结合已往的工作经验,对各个危险性影响因子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断。甘谷县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西北部,处于陇西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过渡地带。由于区域内地质结构复杂,地形多样,地质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在地震、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容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历史上为中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据文字记载,1718年5月,甘谷

5、发生地震,造成北山南移,压没永宁镇,死伤超收稿日期:2011-05_04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水市甘谷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014014)作者简介:王磊(1988一),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E-mail:wangallen88@126.corn390地质力学学报本区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秦岭基岩山区,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是研究区内主要地貌类型。南、北两山向中部的渭河河谷呈现倾伏之势,渭河自西至东从中部贯穿全县。区内河流普遍切割较深,特别是渭河及其一级、二级支流散渡河、清溪河、海涵沟、大沙

6、沟、小沙沟等,剥蚀、侵蚀作用强烈,冲沟发育。甘谷县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0.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0.8mm。年际最大降雨量为635mm(2003年),最小降雨量为297.1mm(1969年);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具有降水集中、雨量大的特点。降水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均匀,自北向南随海拔增高而增大。大暴雨与连阴雨是区内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区内绝大多数滑坡、崩塌、泥石流均发生在夏秋两季。研究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元古界牛头河群,上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泥盆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白垩系及新生界古近

7、系、新近系粘土岩、砂砾岩、第四系冲洪积物及黄土。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岩浆岩,主要多分布于南部的秦岭山区。第四系黄土覆盖于新近系红层、红粘土之上,是本区的易滑地层。地质构造位于祁连褶皱构造带上,处于多组构造的复合部位。区内褶皱、断裂较为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第四纪以来,甘谷县的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垂直差异性升降运动明显。在渭河北岸由于断裂的控制形成明显的多级台坎地貌,台坎的后缘形成裂隙,前缘形成临空面,为滑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甘谷县位于南北地震带中段的银川一天水一武都带和天水一兰州地震带的交汇复合部位,地震背景复杂,区内和邻区常常发生强烈地震

8、。甘谷县地震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2g~0.3g(g一重力加速度)。历史上区内的几次大震都诱发了大面积的滑坡,同时频繁的地震活动也极大地破坏了地层结构的整体性,导致斜坡失稳,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