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识立体图形永安镇小谭邦清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二、教学活动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很好玩的礼物,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礼物一起来做搭积木游戏。现在请小朋友把纸箱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并
2、说说有哪些“礼物”。 (当学生说出“礼物”的名称时,教师逐一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实物。) 师: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认识这些物体的形状和特征。(板书课题:认识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抓住儿童好奇、好动的主要特点,诱导学生在做搭积木游戏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感知形状特点 1.动手分一分。 师:请同桌的小朋友动手、动脑,把桌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深入学生中,观察学生的分法,参与学生操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交流汇报。 同桌学生互相说说自己
3、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分法。 第一种:一堆是积木块、牙膏盒、肥皂;一堆是粉笔盒、魔方;一堆是易拉罐、笔筒、茶叶筒;一堆是球。 第二种:一类是四四方方的;一类是直直的,像柱子;还有一类是圆圆的球。 第三种:物体的一个(或几个)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 3.直观揭示概念。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分类的情况。告诉学生各类实物分别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板书它们的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初步感受将外形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通过交流汇报,初
4、步了解物体的外形特征,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实物的(不同)形状。】 三、实践探究,形成表象 小朋友知道这些物体的形状后,引导他们继续“玩玩”这些物体。 1.动手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 请同桌的小朋友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桌上的不同物体。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组织交流汇报。 学生交流汇报,可能会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有尖尖的点,无法滚动。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有尖尖的点,正方体也无法滚动。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圆圆的,平平的;
5、圆柱如果“躺”在桌子上,它能够滚动,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滚动。球是圆圆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地滚动。 3.引导思考,形成表象。 (1)通过刚才的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放在桌子上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立在桌子上的圆柱无法滚动?而“躺”在桌子上的圆柱和放在桌子上的球却可以滚动呢?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的面都是平平的;圆柱两头是圆圆的,有两个面是平平的;球没有平平的面,容易滚动。 (2)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闭眼想象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出图形名称,让学生边想边用
6、手指比画各种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让学生感受、体验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征;通过组织交流汇报和引导思考,让学生区别不同形状的物体的不同特征,初步建立各类物体的表象。】 四、抽象图形,认识特征 1.引导观察,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 先用多媒体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然后脱去“外衣”(不考虑物体由什么物质组成、用途等,只看其形状),逐步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图形,让学生认识图形的简单特征。 2.引导辨认、区分各类物体的实物和图形。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
7、图形,先让学生辨认,说出名称,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要求学生拿出相应的实物。 3.引导说一说,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各种不同形状物体的外形特征后,适时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有利于学生理解物体形状的本质特征。通过引导学生辨认图形和实物,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实践活动,体验特征 1.摸一摸。 (
8、1)同桌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另一人在纸箱里摸出相应的物体,看谁摸得准。 (2)组织小组比赛(方法同上)。 (3)组织学生交流体会,说说摸物体的感受,怎样才能摸得既快又准。 2.滚一滚。 先引导学生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从倾斜的木板上滑(或滚)下来,再让学生说说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3.搭一搭。 (1)请同桌的小朋友用桌子上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