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班生幼儿入园适应不良症案例分析.doc

插班生幼儿入园适应不良症案例分析.doc

ID:51378665

大小:2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插班生幼儿入园适应不良症案例分析.doc_第1页
插班生幼儿入园适应不良症案例分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插班生幼儿入园适应不良症案例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插班生幼儿入园适应不良症”案例分析西固区幼儿园教师:魏陶今年我带了中一班班的班主任。这样一群小不点中,有些插班幼儿由于和周围的环境不适应、不协调,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产生了一些“适应不良”的症状,给孩子造成了一些迷茫、困惑和痛苦,对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小不点摆脱“适应不良症”,意义重大。症状一:对新环境适应不良。我班有个叫耿嘉隆的小朋友,开学时妈妈把他送来,妈妈刚走,他就哭了,不管我跟他的妈妈怎么劝都不行。问过他的妈妈才知道,孩子一直是姥姥带大的,很少在妈妈的身边,每次妈妈回来,总

2、是抱着不放。耿嘉隆的妈妈流着眼泪说这也是没办法,看得我也是心酸酸的。对症下药:改变孩子的观念,分散注意力,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孩子们初次离开妈妈,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于他们来讲是很不易的,他们面对的是不认识的人,产生焦虑、害怕,是正常的。针对这一情况,每天我总是用甜甜的笑打动孩子,用有趣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他感兴趣的事物,积极引导,像妈妈一样的包容他、呵护他,是他感到老师想妈妈。能独立起来,不依靠妈妈。症状二:语言不通,无法沟通我班有个孩子叫任亦非是个外地的孩子,她张嘴说出来的话我们很少有人能听懂,在陌生的环境里,

3、孩子更不愿意与同伴交往,总是让人感到很孤独。对症下药:关心幼儿,创设交流环境,尽快适应环境。任亦非的这种情况,主要是语言的不同引起的,总是担心别人听不懂,不知道说什么好,有了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说,孩子形成了胆怯地心里,在这种情况下,我首先主动的与她交流,告诉她这没有什么,是每个地方不同,所以语言不通,我们都要使用普通话,只有很好的说与练,才能与同伴交流。我鼓励她多跟班上的其他幼儿交流、玩耍,大胆的说普通话。如果遇到困难也大胆的找老师说明情况,我们一起解决。每次当她有进步的时候,不管进步大或小,都要表扬她、激励她,增强她的自信心

4、。在心理学上有“首因效应”之说。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时间也长。人在面对一个崭新的开始的时候,往往会激起自己对未来的美好的憧憬,但同时又渴望新的环境和新的集体能够接纳自己。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这一心理多与幼儿一起活动,玩耍,在生活上、情感上给予帮助,让幼儿能对新环境有亲切感,促进同伴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消除幼儿的“适应不良症”。2009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