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

五上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

ID:51355703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2

五上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五上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五上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五上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五上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上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第1课时倍数与因数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是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教材创设根据运动会上两个班级排出的两种队形,计算两个班级各有多少人的任务,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了解倍数和因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出倍数和因数。学情分析: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是本单元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学生已经有了学习乘除法知识的基础,理解什么是倍数与因数并不困难,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与因数。2、培养学生抽

2、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倍数与因数的概念。难点:理解倍数与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生: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关系。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倍数与因数关系。板书课题:倍数与因数二、探究新知1、出

3、示问题:运动会上两个班同学分别排出下面两种队形,算一算两班各有多少人?师: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名汇报。生1:第一个班级排成4行,每行有9个人,9ⅹ4=36(人)。生2:第二个班级排成7行,每行有5个人,7ⅹ5=35(人)。师:乘法算式中的三个数分别叫什么?生:等号左边的两个数是乘数,等号右边的数是积。师:对于乘法算式中数的关系,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如9ⅹ4=36,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你能说说在算式7ⅹ5=35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生:在算式7ⅹ5=35中,35是7和5的倍数,7和5是35的因数。1、师

4、:根据算式说一说下面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25ⅹ3=7520ⅹ5=100学生说一说,相互评价,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分析不准确的小组。3、师: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114172577学生交流后,教师指名回答,帮助学生明白,一个数的倍数能将这个数整除,如果出现有余数的情况,这两个数就不能构成倍数与因数的关系。4、教师出示下面的算式。0×30×100÷30÷10师:计算这几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生2: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生3:我补充,0不能作为除数。师:所以我们只在不为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倍数

5、和因数。5、师:这节课我们研究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其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可不能将两者搞混。比如在2×6=12中,2叫因数是指在算式中它的名称,而2是12的因数指的是2和12的关系。三、巩固练习1、出示“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名回答。2、出示“练一练”第6题。学生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名回答。3、出示判断题。学生独自完成,集体订正。第1小题中要让学生明确: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也就是说,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第2小题中让学生明确:任何非0自然数最小因数是1,

6、最大因数是它本身。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倍数与因数”,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大家说一下。五、作业布置1、做一做评测练习。2、完成“练一练”第2~5题。评测练习: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16和24和2472和820和52、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48是6的倍数。(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3、在36,4,9,12,3,0这些数中,谁和谁有倍数和因数关系?4、一个整数的因数是()个,其中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一个整数的倍数是(),其中最小的

7、倍数是(),()最大的倍数。5、分类游戏。341216246012030260的因数:在6的倍数:地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从生活中学习数学问题。学生在独立尝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给学生搭建自主活动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课堂上,我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重视让每个学生都在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相互学习。但本节课的教学也有不足之处,有一部分学生未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