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300287
大小:11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1
《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培养初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培养初探(江山市德育论文评比三等奖)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及行为的现状,探讨了幼儿分享教育的干预途径,得出结论:1、对小班幼儿进行分享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是必须持Z以恒,使分享品质不断发展。2、对小班幼儿进行分享教育的方法应该多样化。3、分享教育中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及教师保育员的为人师表、正面教育也很重耍,起到隐形影响幼儿的作用。另外,家庭配合幼儿园也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关键词: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问题的提出:1、分享的涵义所谓分享,即与别人共同享用,不为个体所独自占有。我们从
2、道德层面上來理解分享,那就是奉献。现实社会中,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个体实际上都是在为别人劳动,而每个社会成员乂无时无刻不在分享別人的劳动成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就是分享的真实内涵。如果我们进一步用儒家的观点来诠释,那么分享就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因此,懂得分享、乐于分享,这是一个人人格构成中十分重耍的组成部分,它对个体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价值标准的选取都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指向作用。在本文中,分享指幼儿将自己所拥有物质或所支配的物质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起使用、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
3、事等。2、帮助幼儿树立分享意识的意义(1)从小帮助幼儿树立分享意识有利丁•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每个幼儿都将进入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网”中,都将经历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是从幼儿阶段,通过学习与人交往等技巧开始的,分享则是与人相处的基本规则。在社会交往过程屮,很多情况下,幼儿必须耍与他人共同享用许多东西与权利,不能独占,以自我为中心。若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得不到他人尊重、信任、友谊、支持,当然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幼儿会因此而感到孤单、压抑、寂寞、情绪低落、性格内向,严重的还可能产生心理障碍,长期处于这样的情况下,极
4、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2)健康的人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幼儿是未来的一代,若这个社会中的人是不健康的、变态的,那么乂如何能要求这个社会是进步的、文明的呢?是的,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元素——人,必须耍有一个健康的身心、良好的道徳品质和行为习惯。耍想完成、达到这些冃标,必须从幼儿期就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品质。3、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缺乏现象调查表明,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这阶段的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己的感觉、观点出发,而不知道别人观点的存在及不同,更不能自觉地从别人的立场或
5、角度上考虑问题。这使他们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而不能想到或理解别人的渴望心情。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表现尤为鲜明、突岀,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在本园129名小班幼儿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占57%;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耍,若不给他就哭(或告状)的幼儿有32%;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40%;想玩但没达冃的就伤害别人(踢人或抓人)的幼儿有12%。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园小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行为。二、干预措施:1、制订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培养冃标(见表1)。表1小班幼儿分亨意识和分亨行为培养
6、目标内容目标物质分亨乐意与人分享食物,感受分享的快乐。逐渐学习一些使用玩具的止确的方法,懂得爱护玩具,体验共同使用玩具给自带来的快乐和乐趣,从而养成自觉共同使用玩具的态度与习惯。精神分享乐意帮助同伴解决困难,对同伴的进步和成功感到高兴。能和同伴愉快的游戏,感受共同分寧游戏带來的快乐和满足。2、培养小班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有效的策略和方法。%1激发分享意识,懂得分享意义A、榜样的力量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因此,应及时为幼儿树立分享方而的榜样。发现有分享行为的小朋友,及时地给予表扬、
7、肯定,这样,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从而产生分享意识。B、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文学作品中,适当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幼儿分享意识的培养。例如:故事《金色的房子》中的小姑娘因为自私而失去了朋友变得孤独,当她与小动物们共享她的漂亮的金色房子时,她乂得到了朋友。通过观察回答,让幼儿感受到小姑娘一系列的情绪变化,在此基础上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再一次形象地表现情感信息,从而让其明白分享是快乐的,但必须先约束自己自私的行为,懂得与人分享,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1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分享行为A、角色扮演法美国心理学家费拉维尔(Flavel)的研究
8、表明:角色扮演和分享行为Z间存在着正相关。在这个时期,教育他们“共同分享成功”、“共同分享快乐”的最好办法是游戏,特别是角色扮演。根据日常观察发现的问题,教师设计一些游戏:如角色游戏中,公共汽车上给爷爷奶奶让座,表演游戏“门铃响了”“谁病了”,让幼儿从他人的和度考虑问题,唤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