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风》教学案.doc

古诗《风》教学案.doc

ID:51272205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1

古诗《风》教学案.doc_第1页
古诗《风》教学案.doc_第2页
古诗《风》教学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古诗《风》教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风》教案设计设计思路  古诗工于音韵,注重意境,句式工整,朗朗上口,是一种很好的文学作品形式。怎样让幼儿通过活动记住一首古诗,并了解含义呢?古诗的选择最为重要,既要简单易懂,又要便于幼儿用语言、动作来表现。在活动古诗《风》中,我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局部理解再完整欣赏,让幼儿深刻体会古诗的意境美,激发幼儿的主动意识,让幼儿学会自己探究、发现。  活动目标  1.喜欢古诗,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感受古诗的韵律感。  2.熟悉、理解古诗,能大胆地朗读古诗,尝试用动作表演古诗。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若干。  活动

2、过程  一、引入  教师提问,让幼儿了解风的知识,引出古诗《风》。  师:“今天呀!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它能让红旗飘起来,让风车转起来,猜猜它是谁?”  二、分段学习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风的作用,根据课件分句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师:“看!风娃娃来到树林里,把树叶从树上吹落下来。我们一起念解落三秋叶。”  2.教师指导,幼儿模仿学习风的动作,感受风的作用。  师:“谁能用动作学一学树叶是怎么落下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看!”  师:“咦!江水怎么了?大家用动作学一学。”  师:“不好了,风娃娃来到

3、了竹林里,竹子怎么样了?你能学学竹子是怎样的吗?”  3.完整播放课件,加强幼儿对古诗《风》的理解。  师:“古代有个诗人叫李峤,写了一首《风》的古诗,我们一起来听听。”  4.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念古诗,可以适当地反复念读。  师:“表演得真棒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古诗吧!”  师:“你们念得真好听!我们再来一遍。声音再响亮点、整齐一点,那就更棒了!”  古诗:《风》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三、游戏“听古诗选图片”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做示范。  师:“古诗里藏着

4、风娃娃呢,老师念一句古诗,你看看它在哪张图片上,就把这张图片高高地举起来。”  2.适当地提示幼儿选择正确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解落三秋叶。风娃娃在哪张图片上呢?快找找。”  师:“为什么选择这幅图片呢?谁能说说?”  3.教师出示图片,分句念古诗,幼儿跟读。  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句古诗。”  4.教师完整地念古诗《风》,幼儿表演风的动作。  师:“风娃娃想请小朋友来表演,我念古诗你们来做动作。”  四、延伸活动  教师总结,鼓励幼儿回家继续巩固。  师:“你们真棒,都能听懂古诗的意思了

5、。”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新的古诗《风》,回家后把这首古诗《风》念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幼儿的古诗教学不能生搬硬套,教师要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学习古诗,理解诗意,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活动充满生机。活动古诗《风》,通过课件中的生动画面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精美的图片让幼儿体验、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让幼儿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在游戏环节中,幼儿通过游戏充分感知、理解古诗的含义,做到在游戏中发展、学习。  古诗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学诗的过程中了解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是古诗教学追

6、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思考和实践的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