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265499
大小:637.50 KB
页数:70页
时间:2020-03-21
《上光覆膜工艺培训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上光 覆膜工艺培训内容提要一、溶剂型(油性)光油上光工艺二、水性光油上光工艺三、UV光油上光工艺四、覆膜工艺油性上光工艺油性上光工艺溶剂型光油是由高级聚氨酯和亚加力树脂经高温催化聚合反应而成,因溶解成膜树脂使其能均匀涂布在印刷品表面的成分为甲苯、二甲苯等化学溶剂,故称溶剂型光油。油性光油又叫溶剂性光油,主要成分为成膜树脂,溶剂和助剂。其中树脂起成膜,附着及高光的作用,溶剂则起挥发,渗透和快干的作用。油性上光什么是溶剂型光油光油底材润湿扩散渗透干膜湿膜烘干油性上光油性光油上光工艺的基本原理磨光工艺磨光工艺是通过高温高压,使已经成膜的光油油膜平整如镜,从而获得更光亮、更平滑效果的一道工艺。
2、前几年磨光工艺主要应用于溶剂型上光工艺,水性上光不可以磨光。随着水性光油生产技术的进步,可磨光的水性光油已经投入市场使用。如何保证磨光质量的稳定性磨光时需注意如下几点:磨光温度适中,温度太高脱版困难并损坏油膜,太低则印品无法粘附在钢带上,磨光效果不好。磨光压力要合适,要根据纸板厚度,磨光效果来调整压力。一般压力应保持在200-250kg/cm2左右。要获得良好的镜面效果,上光时油层不能太薄,且在上光半小时左右再磨光效果最佳。要保证磨光质量的稳定,还有两点必须做到:其一是避免中途停顿,其二是保持磨光速度稳定。磨光钢带纸表油膜镜面效果软化平压高温90-105℃高压200-250kg/cm2
3、脱板油性上光磨光的基本原理如何保证溶剂型上光质量的稳定性首先须对每批来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批次间质量的稳定性。来料检验项目一般包括黏度,固含量及PH值。其次确保光油开稀比例的稳定性。由于光油在循环过程中溶剂极易挥发,成膜树脂与天那水的比例就会变化,所以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补充溶剂。但对于每隔多长时间补充一次溶剂,每次补充多少,很多工厂仅凭操作工人的经验来判断。在此,推荐大家用测试粘度的方法来确定补充量和间隔时间。此外,操作工人还要根据不同的光油类型,不同的质量要求及设备的状况合理调整车速、辊距、烘道温度和风量大小。上光质量粘度控制方法每次配好光油后,测试其粘度,测得的粘度就表示光油与溶
4、剂配比的标准粘度。在上光过程中每隔二十至三十分钟测一次粘度,若粘度的增加值超出既定范围,则补充溶剂至标准粘度。另须注意,由于季节不同,同一开稀比例的光油粘度也不相同,所以粘度标准值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粘度杯可用涂4#杯,或流量稍大一些的粘度杯如日本RIGOSHA4#杯。粘度波动的允许范围也要根据光油的挥发性、气温和上光质量来确定。磨光后光泽度差1)油层太薄,应加大涂层厚度。2)油开得稀,应减少天那水比例。3)压光温度低,保证温度在85-105℃4)油槽中混有其他种类的光油。5)纸张油墨不佳。6)磨光机钢带雾化。油性上光常见问题及其改善办法磨光后表面有麻点过油太薄,应适当增加涂布量。晾
5、纸时间不够。通常情况下过油后应晾放半小时左右。光油中耐磨助剂比例太高。油性上光常见问题及其改善办法磨光时脱版困难磨光温度高,一般磨光温度不宜超过105℃。磨光压力太大,应适当降低压力。光油尚未干燥好,一般上光后应干燥30分钟再磨光。油性上光常见问题及其改善办法溶剂型光油对呼吸道和眼睛有刺激作用,经常接触对人体肝脏和生殖系统造成伤害。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车间保持良好的通风,尽量将残留的气味抽走。同时要注意劳保防护,不要与人体直接接触。溶剂型光油属易燃物品,存储及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措施。油性上光环保与安全特性水性光油是把水溶性树脂,乳液树脂,抗磨剂及其它助剂等按一定比例配比经高温催化聚合反应
6、而成。水性光油中的水和溶剂起着挥发、渗透、快干的作用,而树脂和乳液则起成膜、附着、高光的作用。上光后表面成膜快、滑爽度高、耐磨性强、不泛黄、上光膜弹性好、光泽高,同时还具有防潮、防水、防油等特点,性能远远超过油溶性上光油。水性上光水性光油水油上光的基本原理水油底材润湿扩散渗透干膜湿膜烘干水性上光底材水油乳液耐磨粒子彻干初干树脂水水性上光水性光油的固化机理当然,进行来料检验保证批次质量的稳定也是很有必要的。来料检验项目与溶剂型光油相同,即黏度,固含量及PH值。一般水性光油可直接上机使用,而且水的挥发性比天那水弱得多,因而水性上光时质量较稳定。但如果长时间循环,特别是在高温干燥季节,水油中
7、的水份也会大量蒸发,因此也可以通过测定粘度来确定补充水量的多少。此外,操作工人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调整车速、辊距、烘道温度,这也是保证水性上光质量稳定的重要一环。水性上光如何保证上光质量的稳定性水性上光常见问题及对策1,光油干燥太慢原因及对策:A、稀释剂加量太大,水的比例过高。增加稀释剂中酒精的含量,降低稀释量。B、烘道温度太低,得提高烘道温度。C、上光速度太快,应降低上光速度。D、光油粘度太大,涂膜太厚。适当增加稀释剂,降低粘度,减少涂膜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