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近年考题.doc

教育心理学近年考题.doc

ID:51239680

大小:5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0

教育心理学近年考题.doc_第1页
教育心理学近年考题.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近年考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心理学近年考题(必须掌握因为会重复出现,希望大家好好复习,考试成功)一、名词解释1.1、关键期2、人格3、自我意识4、强化5、创造性6、态度7、心理健康8、问题解决9、元认知10、心理评估11、学科的基本结构12.教学策略二、简答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中学习与教学因素有哪些?(07年)2、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07、09年)3、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07年)4、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07年)5、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08年)6、影响迁移的

2、主要因素有哪些?(08年)7、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07、08年)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对教育的启示。(09年)9、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与局限性有哪些?(07年)10、简述知识直观的类型以及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0年)11、遗忘的理论有哪些?(09年)12、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08、10年)1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09)1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方面?(09)15、学习动机的理论有哪些?(07)16、简述皮杰亚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09)17

3、、简述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08)18、简述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特点(09)19、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08、09)20、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08)21、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09)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非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而学习行为又不单纯只受学习动机的影响。⑵因此,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⑶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

4、习活动的唯一条件。22、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重点)⑴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⑵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⑶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⑷力求成功者会选择有成就的任务,而成功率为50%的任务使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几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种任务。23

5、、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重点)首先,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为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或反例。其次,提供变式。在教学实际中,要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必须注意变式的正确运用。再次,科学的进行比较。因为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的比较过程,对于知识的概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教师应启发学生去进行自觉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尽量避免一开始就要学生记忆或背

6、诵,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24.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10年)25.影响课堂管理因素。(10年)26.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0年)三、论述题:(多次考过)1、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2、结合实际谈谈学生喜欢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特征。3、举例说明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4、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差异?5、怎样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⑴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①帮助学生牢固的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⑵教授与训练解决

7、问题的方法和策略: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⑶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⑷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6、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⑴课时计划的差异: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⑵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①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②吸引学生注意力③教材的呈现④课堂练习⑤家庭作业的检查⑥教学策略的应用⑶课后评价的差异6.促进迁移教学方案设计(2010年12月)四.案例分析(12)(2

8、010年12月)一名中学生其中考试成绩不好,其中考试后该学生在学习上投入较多的努力,但期末考试成绩仍不理想。教师应该如何引导他积极归因,并说明理论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