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皇帝身份的三重性看诏令功能的多元化——以汉代诏令为例.pdf

由皇帝身份的三重性看诏令功能的多元化——以汉代诏令为例.pdf

ID:51215587

大小:468.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1

由皇帝身份的三重性看诏令功能的多元化——以汉代诏令为例.pdf_第1页
由皇帝身份的三重性看诏令功能的多元化——以汉代诏令为例.pdf_第2页
由皇帝身份的三重性看诏令功能的多元化——以汉代诏令为例.pdf_第3页
由皇帝身份的三重性看诏令功能的多元化——以汉代诏令为例.pdf_第4页
由皇帝身份的三重性看诏令功能的多元化——以汉代诏令为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由皇帝身份的三重性看诏令功能的多元化——以汉代诏令为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天存新珞2014年第3期由皇帝身份的三重性看诏令功能的多元化以汉代诏令为例魏昕[摘要]皇帝的身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根据不同场合进行角色转换。由皇帝的三重身份,审视汉诏功能的多元化现象可知:皇帝身为天子时,旨在昭示皇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诏令因此具有祭告天地、晓谕天下四方的功能;皇帝身为中央决策集团代言者时,由其批示的诏令则成为贯彻现实权力意志的政令、法令;与家人或关系亲密的臣子相互交流时,皇帝则还原回个体身份,从而使诏令发挥出独具个性色彩的私人书信功能。[关键词]皇帝身份;天子;决策代言者;个体;汉代

2、诏令;多元化[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633(2014)03—140—6在汉制中,诏令被分成四种文类,即策书、制书、玺书、手书、权书、赫递书,诏有制诏、亲诏、书、诏书、诫敕。它们各自带有不同的功能,据密诏、特诏、优诏、中诏、清诏、手诏、笔诏、遗《汉官解诂》记载:“策书者,编简也,其制长二诏,令有下令、著令、挈令、及令甲、令乙、令丙,尺,短者半之,篆书,起年月日,称皇帝,以命诸谕有口谕、风谕、谯谕,宥罪有赦,诸王有诰召天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赐策,而以隶书,用尺一下,

3、兵有羽檄,要诘有誓约,延拜有赞,以至有报、木,两行,惟此为异也。制书者,帝者制度之命,有赐、有问、有诰,又有手迹,手记,诏记,其日其文日制诏三公,皆玺封,尚书令印重封,露布州恩泽诏书,宽大诏书,一切诏书及哀痛之诏,随事郡也。诏书者,诏,告也,其文日告某官云如故名之。”其中所列诸种诏令之名,应是王应麟根据相事。诫敕者,谓敕刺史、太守,其文日有诏敕某关汉代典籍记载,将诏令之名逐一录出所得。其日官,他皆仿此。”这皆是从制度层面对诏令功能做“随事名之”,说明汉诏在使用过程中,其功能范围出的规定,对诏令的颁布

4、具有指导意义。已经超越了汉制“命有四品”的规定。张相所辑不过,汉诏的实际使用情况则要复杂得多,这《古今文综》在谈及汉诏名称时则说道:“自汉以一点从后人对汉诏文类的重新界定中可见一斑。王后,益难沟画。良以百王殊制,应时命文,故无取应麟《玉海·文学典·汉诏令总叙》日:“策有制乎拘执也。””指出汉诏名称过多的原因,乃是“应策、诏策、亲策,敕有诏敕、玺敕、密敕,书有策时命文”的缘故;而汉诏功能的多元化特点,也决[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秦汉国家建构与中国文学格局之初成》(编号:12BZW059

5、)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4—01—15[作者简介]魏昕,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北华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学与文化。吉林长春130024140天存新务由皇帝身份的三重性看诏令功能的多元化定了对汉诏的命名不可“拘执”。射出两层用意。其一,皇帝颁诏的对象为天地神如此一来,关于汉诏功能的讨论,似乎只能围灵。其旨在向上天、神灵表明自身德行遵从、符合绕汉制明确规定的四种文类而展开,相比之下,汉身为天子的标准,从而在道统上具备了治理天下的诏繁杂的使用情况则显得令人难以着手。不过,值合理性

6、。从诏令内容来看,以天子名义颁布的祭告得一提的是,汉诏的颁布,无论是“随事名之”,文,正是这一意图的体现。所谓祭告文,即在各类还是“应时命文”,其颁布主体从名义上讲,皆是祭祀仪式中,皇帝祭告天地、山川I、宗庙之文。如皇帝。也就是说,汉诏功能多元化的形成,乃是由武帝《郊祠泰畴诏》、宣帝《躬亲郊祀诏》、光武于“皇帝”在不同的场合下,出于不同的颁诏目帝《即位祭告天地文》、明帝《告瑞宗庙制》、和的,针对不同的颁诏对象而实现的。而处于各种特帝《匈奴平告庙诏》等。以光武帝《即位祭告天定语境下的“皇帝”称谓,实则

7、代表着不同的角色地文》为例,其日:身份。概而言之,“皇帝”大致具备三重身份,即皇天上帝,后土神祗,眷顾降命,属秀黎天子,中央决策集团的代言者,以及皇帝自身的个元,为民父,秀不敢当。群下百僚,不谋同体身份。①那么,以这三种身份为切人点,对汉诏辞,成日:“王莽篡弑窃位,秀发愤兴义兵,使用的繁杂情况进行分类探讨,则不失为汉诏的功破王寻、王邑百万众于昆阳,诛王郎、铜马、能研究提供了一种深入考察的可能性。本文试论之。赤眉、青犊贼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一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谶记日:、天子身份“刘

8、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秀犹在汉代,“皇帝”的称渭,首先代表了天子的固辞,至于再,至于三。群下佥日:“皇天大身份。蔡邕《独断》日:“汉天子,正号日皇帝。”命不可稽留。”敢不敬承。“皇帝,至尊之称。皇者,煌也。盛德煌煌,无所不光武帝向天地祭告时,虽然谦逊地表示上天授照也。帝者,谛也。能行天道,事天审谛,故称皇命于己而不敢当,但对以往的功绩则一一道来。在帝。”是说,“皇帝”之所以是至尊无上的称谓,一措辞中,他的起兵被描述为“愤兴义兵”,意即是方面在于皇帝的盛德广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