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教案 (2).doc

幽径悲剧教案 (2).doc

ID:51190017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幽径悲剧教案 (2).doc_第1页
幽径悲剧教案 (2).doc_第2页
幽径悲剧教案 (2).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幽径悲剧教案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幽径悲剧》教学设计启东市百杏中学顾晓涛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悲剧指什么,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个悲剧的;2、反复朗读,从有效诵读出发,体会文章强烈的悲剧效果,领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内涵。3、理解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树立善待生命、关注自然、优化生存环境的现代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文章强烈的悲剧效果。 领会文章关于“人与环境”的深邃思想。三、教学过程与方法:朗读、讨论、思考四、预习设计1、了解季羡林生平著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请画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清意思。3、请找读文中描写藤萝的语句

2、,概括藤萝的前后变化,体会藤萝的悲惨命运,并分别概括作者前后的情感变化。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学质疑1、设疑: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季羡林的《幽径悲剧》。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你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答?2、知人论世:季羡林何许人也?大家对作者了解多少? 3、读出美感:季羡林,季老先生这位学界泰斗、一代宗师哪有闲情逸致来关怀一棵藤萝的生死呢?他要向我们传递怎样的思想情怀?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季先生的伟大心灵。今天的课堂活动就两个字:“诵读”。首先PPT展示鲁迅对悲剧的定义

3、即“美的毁灭”,其次要求同学们朗读课文,做好圈点批注。要求:(1)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2)划出写幽径中美的事物的句子。先组内交流,后全班分享,教者适时点评,指导朗读8、14段,读出美感。进而体会作者对藤萝的特殊感情,明确藤萝是美的化身,是作者惟一的安慰,顺势请大家齐读第10段,注意读出喜悦,读出依恋。(活动一)(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1、读透悲情:(活动二)首先教者动情描述“但是有一天,这棵为人间增添美丽的藤萝,这棵给作者惟一安慰的藤萝,无端被人毁了,被人杀害了,一个鲜活的生命永远地消逝了。”其次要求读一读文

4、中写藤萝被毁的语段,说说哪些词语最能表现藤萝被毁后的惨状。适时指导朗读。然后创设情境“孩子们,假如你心爱的东西被破坏了,假如你最亲近的人突然永远离你而去了,你会是怎样的感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学生陈述)带着这种体验,我们尝试着把这一段文字再读一遍。找出其它能表现作者浓郁的悲情的语段,试着来读一读。根据学生所寻段落的朗读,教师要适时进行追问,或进行朗读设计,重点突出停顿、重音、语调的处理。有深意的词句,可先诵读,暂时放一放,等待契机。最后全体同学用低沉的语调,齐读13、14小节,要求读出出作者内心的悲痛、悲切、悲悯

5、、悲愤。2、读清主旨:(活动三)自读最后两段,体会作者“更痛”的原因,同学之间互相提问、思考、解答。由季羡林却常常为一些小动植物而落泪,讨论其人,进而产生认识:作者为了维护真善美而奋斗到底的高尚情怀。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三)当堂检测、反馈矫正读得感悟:(活动四)首先创设情境:利用已绘制好“紫藤萝”封面的卡片,写下自己的心里话。可以是阅读的体验,可以是对先生的理解感激,可以是对自然的心语,让先生听听你如藤萝花开的声音。其次学生活动展示,教师总结。设计意图:在这篇课文中,对”什么是悲剧,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个悲剧的

6、”,学生是陌生的;对作者要传达的的关于“人与环境”的深邃思想,学生是难以理解的。为此,我的教学设计着重解决“悲”从何而来,怎样使文章悲情四溢,让读者灵魂震憾,使学生进一领悟作者所传达的细腻情感。这样的处理需要立足文本,从诵读出发,引领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情感,进行语言实践,帮助学生从文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使诵读更有效,我设计了读出美感、读透悲情、读清主旨、读得感受四个主要诵读环节。当然我始终做着自己本分的事——引领和点拨,藤萝美景的赏析、悲情的感悟、主旨的探究都由学生

7、自己努力思索、探究、获取。教学点评:“读出美感“这个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向学生渗透语文学习整体感知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学生搜索有效信息、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读透悲情“这一环节能积极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体验,与作者形成共鸣,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帮助学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感悟语言,体悟情感。“读清主旨”这个环节学生在问、思、答的过程中,层层深入阅读,并在这一学习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突破教学难点。“读得感悟”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领悟,又能够

8、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个性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