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188523
大小:8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20
《小学少年宫兴趣小组腰鼓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周:选拨人才,编队,认识腰鼓[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2、让学生初步的认识腰鼓了解腰鼓激发对打腰鼓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人多,组织纪律有些吃力。[教学准备]腰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育要遵守课堂纪律。1、对腰鼓的起源、历史进行简单的介绍。2、认识鼓棒和鼓槌。鼓棒长25公分左右两头一样粗细不过一头系有红绸的是表演者用来抓握的红绸长约50厘米。鼓槌长度比鼓棒长些一头较粗在粗的一端扎有一块红绸形似一个红绣球不过表演者抓握的时候要注意抓住没有红绸的一端。每
2、个腰鼓配有两支鼓棒或两支鼓槌当你们两臂挥舞时红绸随之飘舞耀眼无比。3、了解腰鼓的服装。腰鼓的服装分夏季服装和秋季服装。男生和女生的服装可以着不同颜色也可着相同颜色男女的脚上都是穿运动鞋。男生在着夏季服装时可增加一条扎巾扎在头上以现男士阳刚之气。4、教学鼓棒的抓法。每人两支鼓棒左右手各一支。其中左手是掌心向上抓住一根鼓棒系有红绸的一端鼓棒的另一端指向右边右手是掌心向下抓住另一根鼓棒系有红绸的一端鼓棒的另一端指向左边。 19第2周学习背腰鼓[教学目标]让学生初学习掌握如何背腰鼓。[
3、教学重、难点]教师示范如何背腰鼓[教学准备]腰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教师示范如何背腰鼓2.分步教学生如何背腰鼓3.巩固腰鼓的背法让学生把腰鼓背好系好解下来再重新背起来系起来。4.老师一边检查一边指导学生之间也同时相互学习。19第3周握棍方法及站姿[教学目标]1、能够让学生对于腰鼓有初步的了解。2、能够通过学习掌握腰鼓的站姿和握棍方法。{教学方法}欣赏、讲授、分解和分组练习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首先播放一段腰鼓表演视频让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发表一下感想。2、对腰鼓的站姿、握棍进行介绍
4、和示范。身体立正站好眼睛正视前方。右手抓住鼓棒高高举起要超过头部臂膀稍微向内弯曲棒尖指向左下方。左手抓住鼓棒放在腰的左边臂膀伸展下垂棒尖指向右上方。3、学生进行站姿和握棍练习教师进行指导纠正。注意左右手的不同与要求。4、分组练习让学生们相互学习讨论。5、集体进行一次练习教师给予点评指19第4周初步认识基本鼓点[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学习初步认识基本鼓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认识鼓点的几种声音“咚、咚”的单点敲打右手从上往下敲打一次再从下往上敲打一次都是用棒尖敲打鼓皮的中心。2.“吧、吧”的
5、左手碰击左手抓住鼓棒往怀中运行棒尖朝外碰击一次再将左手臂往前伸展棒尖朝着自己碰击一次都是用棒尖碰击鼓皮的中心。3.学习“咚吧”的花点敲打就是先用右手敲打一次再用左手碰击一次。(1、)教师念出“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的鼓点反复念几次掌握好节奏然后再学习右手、左手的敲打特别注意第三拍“咚咚吧”的打法右手敲打两次以后才能用左手敲打。(2、)学生一边念口令“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一边进行右手和左手的协调摆动.让学生明白这就像走路时的两只膀臂的甩动。(3、)学生练习师指导。19
6、第5周学习右手“咚”单点、碎点的敲打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右手“咚”单点、碎点的敲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认清“咚”的鼓点来源它是由右手单击鼓皮的中心发出来的。2、分清单点和碎点的区别。(1)单点是有节奏的“咚”可以是一个“咚”一拍可以是一个“咚”半拍也可以是一个“咚”两拍等。(2)碎点是许多个“咚”的发出没有任何节奏这是连续的很快的“咚”声在敲击时身体可以进行弯腰等动作。(3)单点的敲打除了按照前面所学的基本鼓点的打法之外右手还可以根据“咚—”的鼓点的延长将右手
7、做出各种优美的姿势可以画上面半圆弧也可以画下面半圆弧。3、强调要记住两点一是敲打要注意运用手腕的转动二是要注意右手的敲打是腰鼓表演的最主要动作所以右手的运动要灵活自如。4、学生练习敲打教师巡视指导。19第6周学习左手“吧”的敲打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左手“吧”的敲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认清“咚”的鼓点来源“吧”的鼓点来源它是由左手单击鼓皮的中心发出来的至于为什么会是“吧”的声音要解释清楚鼓棒在碰击鼓皮中心后不是将鼓棒立即移开而是先将鼓棒放在腰鼓的鼓皮上待右手的鼓棒
8、来敲打时再移开。2.注意“吧”的敲打手势它是要随着右手的摆动而摆动始终注意和右手摆动方向的一致在一致的基础上保持左手臂向怀内和向胸外的反复运行。3.强调“吧”的敲打比较轻也就是在敲打时左手的力量没有右手的力量大。4、学生练习敲打教师巡视指导19第7周学习“咚吧”花点的敲打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咚吧”花点的敲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认清“咚吧”鼓点的敲打是靠左手和右手两只手的交替敲打发出来的两只手在摆动时那鼓棒的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