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181334
大小: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核舟记(题集)(题及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内文言复习题集】八核舟记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1.作者:明朝魏学洢。2.作品:选自*《虞初新志》,我们学过的课文《口技》(朝代:清作者:林嗣环)也选自其中。二、课文分析1.主旨:这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等,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2.内容分析(“总—分—总”结构):①第一部分(第1段):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引出核舟。②第二部分(第2—5段):按空间顺序,围绕“奇巧”的特点,先总后分地描述了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等各个部分。③第三部分(
2、第6段):总述核舟体积小、容量大,赞美雕刻者“技亦灵怪矣哉”,与开头相呼应。3.写作特色:①对比的手法。核舟形体之小和雕刻的人、物之多、之精细形成对比,突出了核舟的精巧。②说明中穿插描写。对核舟中人物的肖像(外貌、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富有神韵与情感。三、习题A套阅读《核舟记》,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本文是一篇说明(表达方式)性的文章,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虞初新志》。(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壶),神色
3、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关键词:其、端、寂、然)3.下列对文章理解恰当的一项是B(A应该是先总后分再总,文章末段总结了核舟体积大、容量小的特点C没有举例子的说明方法D文章不是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3分)A.全文结构可以概括为先总后分,先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再细致描述核舟各个部分的特点。B.第二段中写到“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照应了前文“盖大苏泛赤壁云”一句。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采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了核舟的体积之
4、小。D.作者在介绍核舟时,按照从上至下的空间顺序,先后介绍了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等各个部分。B套阅读《核舟记》,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文中“神情与苏黄不属”中“苏黄”分别是指苏轼和黄庭坚。(填写人名)(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是/无不是就着/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事物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和姿态。(关键词:罔不、因、象形、具)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应为空间顺序))(3分)A.“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也可以
5、抒情和议论。B.本文描述了用桃核刻成的小舟,表现了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和劳动人民的智慧。C.本文按照从正面到背面的逻辑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D.本文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等,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C套阅读《核舟记》,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41.课文的作者是 明 朝 魏学洢 (人名)。(2分)2.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关键词:其、比;注意“两膝相比者”的翻译;注
6、意补充“隐(于)”中省略的介词) 3.以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第3段写的是“船头”三人,“船尾”两人是在第4段所写))(3分)A.课文表现了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等,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B.课文第2、3段,描写了“船头”和“船尾”人物各异的情态,体现了核舟的小巧。C.课文第6段总述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由衷赞美雕刻者技艺高超,与开头相呼应。D.“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两句写出了核舟的体积之小。四、考题链接2012届金山二模卷阅读《核舟记》第3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上
7、文《核舟记》的作者是 魏学洢(写错字不得分) (2分)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关键词:“峨冠”、“为”)3.下列对本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错在“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3分)A.本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核舟船头部分的三个游览者。B.本段文字对表现雕品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介绍也最为详细。C.本段文字既写了三人外貌、衣着、姿态的各异,又显现了他们的神态、风度。D.本段文字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加以介绍
8、,充分表现了雕刻者精巧的技艺。2013届一模卷C卷阅读《核舟记》第一、二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本文选自《核舟记(1分)》,课文的作者是苏轼(1分)(人名)。(2分)2.用现代汉语解释画线句(3分)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着。3.根据文意,文中的这一核舟应命名为大苏泛赤壁(3分)2014届徐汇二模卷阅读《核舟记》第四、六段,《口技》第四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核舟记》中的“记”是一种文体,初中阶段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