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原则.doc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原则.doc

ID:51168037

大小:4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9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原则.doc_第1页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原则.doc_第2页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原则.doc_第3页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原则.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原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原则一、为什么要设计教学板书(一)什么是教学板书?1.板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或符号,是直观教学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2.板书既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又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板书的设计和书写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的因板书过多而影响讲解时效;有的板书过于简略,只有原因、过程、结果、意义几个字,造成学生认知上一定的空白;还有的过于追求形式而使板书内容失真、遗漏。这些都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教师对板书的作用认识不够。(二)教学板书有什么

2、作用?1.可加深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们获得的全部信息中,视觉占83%,而听觉只占11%,视觉比听觉获得信息记忆的时间要长好几倍。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直观形象、灵活多样的板书,会给学生留下一目了然的视觉印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可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板书是和教学语言是相辅相承的,在表达问题上,板书更清晰,容易被学生所接受。3.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板书比语言具有直观性,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4.能层次分明的揭示教学内容。板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节课的内容通过板书可以一目了然。5.能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板书可以在关键的地

3、方圈圈点点,也可以在板书上用不同色彩的粉笔书写,可以把重点内容显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6.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式优美、设计独特的板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教学板书设计的目的是什么?1.揭示内容,体现结构和教学程序。板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辅助工具,它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揭示教学内容,体现教材结构。2.突出重点,强化记忆。在板书上圈出重点内容,强化学生记忆。3.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好的板书常常会引起学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有创意的板书,学生集中全部精力观看,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跟随着教师的板书展开学习和思考。(四)

4、教学板书有哪些类型?教学板书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角度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1.根据位置和内容划分正板书、副板书。2.根据功能划分。提问型板书、授课类板书活动主题类板书、复习型板书3.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划分。纲要式板书、表格式板书、问题探究式板书、图示式板书、知识网络式板书二、教学板书设计应把握的原则(一)科学性原则板书必须遵循汉字的书写规律,做到写规范、准确。不倒插笔、不写自造简化字。板书内容不能因为疏忽而造成意思混乱或错误。评析:在此案例板书中,教师通过板书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板书设计意图很好

5、。而板书中出现的“香港岛”、“2100万元”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南京条约》内容时顺手写上去的,结果,板书就出现了不科学严谨的问题。评析:此板书是七年级上第18课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板书,它显示了教材中三个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官渡之战下“曹操统一北方”的文字表述不够确切。官渡之战是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并没有完成北方的统一。(二)概括性原则板书的语言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精炼恰当,能以简驭繁,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