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长讲座李晓敏.doc

幼小衔接家长讲座李晓敏.doc

ID:51150606

大小:4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9

幼小衔接家长讲座李晓敏.doc_第1页
幼小衔接家长讲座李晓敏.doc_第2页
幼小衔接家长讲座李晓敏.doc_第3页
幼小衔接家长讲座李晓敏.doc_第4页
幼小衔接家长讲座李晓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家长讲座李晓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班幼小衔接经验交流XX幼儿园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海勃湾区第一小学二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姓李。非常有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交流幼小衔接的有关话题,也很高兴把自己近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经验与大家分享!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的确,对孩子来说,习惯的培养很重要。如今我们大班的孩子们即将进入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为孩子做些

2、什么准备呢?一心理上的准备,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每个孩子其实都很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向往新的生活和环境,进入小学一直是他们所期盼的事情,因为这是证明他们长大的最好事实。作为家长,我们要用正面的、阳光的话语去引导孩子,我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不愿意读小学的。“哇,你都长这么大了,可以读小学了。”“你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啦,妈妈为你感到骄傲。”“你现在已经是幼儿园的大哥哥了,再过一个学期就是小学生啦!真了不起!”我相信,在家长的正面鼓励下,孩子自然很向往成长的快乐以及小学生活。二习惯上的准备习惯上

3、的准备尤其重要,升入小学,一部分孩子学习吃力,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些孩子不聪明,而是习惯没有养好。大多优秀的孩子,不是班级里最聪明的,而是习惯都很好的。一个好习惯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从现在开始就要养成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上不要睡懒觉,晚上不要太精神,每天保证10-11小时睡眠时间。良好的作息对孩子的健康和精神状态有很大帮助。例如: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幻灯片出示)孩子升入小学,消耗的体力是很大的,需要充足的睡眠。2、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自己穿衣,自己刷牙洗脸,自己整理书包,否则上学后会出现孩子对自己的东西一无所知。例如:学校要交通知,可孩子说没带,打电话给家长询问,原来就在孩子的文具盒里,只是装进去的时候没有告诉孩子,所以孩子就“带进带出”一直背在书包里也不交给老师。大人的过分包办,会使孩子过分依赖大人,尤其是精神上依赖,一旦出现问题就不知道怎么解决,只会哇哇大哭。有些孩子早上上学一迟到,家长就拿着书包陪着孩子进来,老师就难以起到教育的作用。3、养成做事专心的习惯做事专心是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的一个好方法。有些家长很喜欢打断孩子,如孩

5、子正在专注于拼图,她跑来说:“宝贝吃个苹果吧!”结果孩子放下手上的拼图转而吃起了苹果。又如有些老人心疼孩子,总是在孩子做作业时喂孩子吃点心,还一边喂一边说:“你管你写,奶奶不耽误你,我喂你吃。”这样的打断看似好意,其实是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使得孩子很难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最好的方式是,孩子专注于某一件事,或玩某一样物品时,我们不要去打断,鼓励孩子坚持玩,不要轻言放弃,这样有助于延长孩子的注意力时间。4、注重对听的习惯培养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你在那里一个劲地叫他,他却对你不理不睬;你明明说过的事情,孩

6、子好像不知道似的明知故犯;其实这都是孩子听的习惯不好导致的。升入小学,倾听能力差的孩子往往听课质量不高,更容易成为学困生。如何培养孩子“认真听、记得住”的好习惯,要从平时的点滴开始。以下介绍一些小方法:一、训练孩子的重复能力这是一列火车。——这是一列开往济南的火车。——这是一列从上海开往济南的火车。——这是一列从上海开往济南的18节车厢的火车。二、训练孩子听得专注度指定地点让孩子去拿确切的物品,训练孩子听的能力以及注意力。三、对于不听而导致失误的行为要进行惩罚,对于因为认真听而完成出色的任务要进行表扬

7、。四、指导孩子有效地“听”,教会孩子在听的过程中要理解,要记住关键词等方式,强化听的技巧。五、玩玩传声筒的游戏。让孩子通过这个游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三、学习上的准备1、耐心回答孩子的“为什么”5、6岁孩子的年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问为什么,不管是什么事情他们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是孩子智力发育的明显特征,家长应该为此感到欣喜。孩子问为什么,只要家长朋友们知道的,就一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这对扩大孩子的知识储备百利而无一害;如果家长朋友们也不知道,就要和孩子一起上网或看书查资料,让他明白

8、“家长不是万能的,也会有不会的时候,而碰到难题就要主动出击寻找答案,不能轻言放弃”这对孩子的性格培养很重要。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老是问问题很烦,总是会说“问什么问,管好你自己就行了!”或是针对孩子的问题瞎说一通,这样对孩子好学善问的良好品德是个严重的打击。2、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有些家长生怕孩子不爱学习,每天给孩子布置了很多作业,对于6、7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手还未完全发育好,书写对他们来说并不如大人这般流畅,其实是很困难的,因此不要过分苛求孩子,等到适当的年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