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122144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性质和内容木课程是纺织丁•程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木课程的学习为纺纱学、织造学和纺织品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2.课程的任务和内容纺织材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纺织材料的结构理论,掌握纺织材料的工艺性质和物理机械性质,并熟悉这些性质对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关系,以达到掌握合理使用原料稳定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的ri的,并为学生学习有关工艺基础课打下基。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基本内容分课堂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两部分。二、学时分配表内容总课时讲授实验习题课第一部分纺织纤维部分3822142第二部分纱线部分3
2、624102第三部分纺织制品部分2412102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本课程理论内容绪论教学耍求和教学内容:了解纺织材料学的基本内容和任务,本课程在培养纺织工程技术人员方面所起的作用,本课程与其它课程Z间的关系。纺织纤维的概念,纺织纤维、纱线和织物的分类。纺织材料品质检验的取样方法。第一部分纺织纤维部分教学耍求和教学内容:掌握:1、棉纤维的形态结构,棉纤维性质检验,长度、细度或成熟度、强力或天然卷曲、水分、杂质和疵点,原棉评级。2、麻纤维的形态结构、麻纤维性质检验,长度、细度、强力、色泽、杂质和疵点,原麻评级。3、毛纤维的形态结构和类型,毛纤维性质检验,长度、细度、卷曲、摩擦和
3、缩绒、汗脂和杂质、羊毛的评级。4、蚕丝的形成和形态结构,生丝性质检验,细度及其均匀度,洁净、清洁和毛茸等,生丝评级。5、化纤的形态结构,化学纤维性质检验,长度、细度、强力卷曲、比重等,化学纤维品质评定。6、纺织纤维的鉴别方法。7、纺织材料的性能及其检测:纺织材料吸湿指标、回潮率、含水率、公定回潮率、标准重量、纺织材料吸湿的测试仪器结构和使用方法,纤维拉伸性能指标的计算分析,绝对强度、相对强度、断裂仲长初始模量,屈服应力和断裂功等。纤维拉伸试验仪器结构和使用方法。纤维的摩擦与抱合的测试方法。纤维的导热性与热收缩的测试原理与仪器使用方法。纤维的折射率和双折射的测试原理与方法。纤维的体
4、积比电阻与质量比电阻的测试原理与方法。教学建议:授课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二部分纱线部分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掌握:1、纱线细度的指标:号数、公制支数、英制支数、旦尼尔、直径。纱线细度不匀率指标和意义。2、纱线捻度、捻缩及其测量方法。3、纱线的强度、单纱强力和断裂长度、缕纱强力和品质计算。纱线强伸性质的测试仪器结构和使用方法。4、纱线齐类疵点及其测试方法。5、纱线品质评定的国家标准。教学建议:授课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三部分纺织制品部分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掌握:1、纺织制品的分类、织物与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及具测量方法。2、组织及具经纬纱特数、密度与紧度,织物每平方米重与体积重量,结构
5、相与支持面,针织物的线圈结构、组织、线圈长度、密度、未充满系数、单位面积重量等。3、织物与针织物拉伸性能指标及其测定方法,拉伸实验仪器的结构与使用方法。包括织物的撕裂与顶裂及其测定方法、织物与针织物刚柔性指标及其测定方法、织物与针织物悬垂性指标及其测定方法、织物与针织物抗皱性指标及其测定方法、针织物的勾丝和测定方法、织物与针织物的透气性、透水性及其测定方法、织物与针织物的质量标准与分等方法、混纺织物与交织物品质的综合检验。教学建议:授课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本课程实验内容纺织纤维的取样方法和测试制作,用显微镜认识齐种纺织纤维。纤维长度测定:分组称重法、排图法、光电法、切断称
6、重法。纤维细度测定:中段切断称重法、气流仪法、投影仪法。纤维强力测定:束纤维强力法、单纤维强力法、电子强力仪法。棉纤维成熟度测定:中腔胞壁对比法、偏振光法。纤维卷曲度和卷曲弹性测定,纤维摩擦系数测定,纤维质量比电阻测定。纤维水分测定:电热烘箱法、红外线法、电阻测湿仪,羊毛油脂(化纤油脂)含量测定,纺织纤维切片制作,纺织纤维品质评定(原棉分级、原毛分级),纺织纤维鉴别(燃烧法、显微镜法、着色法、溶解法)。纱线实验部分投影仪观察纱线结构、纱线直径测定、纱线捻度和捻缩测定、单纱强力、伸长和断裂功测定、纱线弹力测定、化纤弹力丝紧缩伸长率、紧缩弹性恢复率和膨松度测定、纱线分等试验、纱线分级
7、试验、混纺纱线混合比测定。织物试验部分织物经、纬织和经纬纱线号数测定,织物撕裂和预装强度测定,织物的耐磨性测定,织物的抗皱性测定,织物的抗弯刚度和悬垂性测定,织物起毛和起球测定,针织物勾丝测定,织物透气、透水性测定,织物和针织物分等试验。四、几点说明1、本教学大纲内所列出实验内容,可根据各专业方向不同耍求有所侧重。2、如果实验设备不足或条件不够时,可进行示范实验或以讲课代替。二OO九年七月制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