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春: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20170613).doc

陈文春: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20170613).doc

ID:51106750

大小:159.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3-18

陈文春: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20170613).doc_第1页
陈文春: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20170613).doc_第2页
陈文春: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20170613).doc_第3页
陈文春: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20170613).doc_第4页
陈文春: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20170613).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文春: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2017061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陈文春: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20170613)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概述教学重点v素质的概念及其构成与特性v人员素质测评概念与原则v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与类型第一讲人员素质测评概述1素质与人员素质测评2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与意义3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类型1.素质与人员素质测评1.1素质v素质的含义§从广义上讲:素质是一个人在活动前所具有的稳定的、身体的、精神的以及社会的基本特质。§从狭义上讲:素质是先天的遗传条件和后天的社会实践而获得的心理倾向性的总称。§素质(Competenc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Davi

2、dC.McClelland)发表的文章“Testingcompetenceratherthanintelligence”中,其观点是:传统的性向测验和知识测验并不能预测候选人在工作中一定会取得成功。1.1素质的特性难测性差异性可塑性稳定性系统性基础性1.1素质的构成A道德素质B文化素质C身体素质D心理素质1.2人员素质测评v测评的含义v人员素质测评的含义§人员素质测评是根据一定的目的,采用一系列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类人员的德、能、勤、绩、体等素质进行的测量和评定。人员素质测评的原则§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精确测评与模糊测评相

3、结合§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37陈文春: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20170613)2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与意义2.1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v鉴定功能:最直接最显著的功能,是指把被测评者的特征行为同某种标准进行比较,以对其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工作绩效等方面做出鉴别和评定。v诊断功能:首先表现出咨询的作用,是指采用一定的测评技术和方法对被测评者相应要素进行客观的评价。v预测功能:是指根据测评结果对被测评者未来的行为表现进行预言。主要体现在人员选拔上。v激励功能:是指人员素质测评能够激发人们进取向上的愿望和动机,是人们自愿

4、地努力工作和学习,从而不断提高个体的素质和工作能力。v导向功能:是指要根据测评结果做出决策。2.2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v人员素质测评无论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积极作用更是非同一般。具体来说其作用重要在于:§对于个体的人来讲,测评是个体了解自我,设计人生的基础;§对于用人单位来讲,测评是求才、用才、育才的前提;§对于社会来讲,测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和措施;§总体来说,具有甄选、安置、考核和培训的作用。3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类型选拔性测评(差异性)v诊断性测评(准确性)v配置性测评(合适

5、性)v鉴定性测评(公正性)v开发性测评(实用性)3.1选拔性测评v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v特点ü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ü测量标准的刚性最强ü强调客观性ü测量指标具有选择性ü测量结果或是分数或是等级v执行程序3.2诊断性测评v以了解素质现状或素质开发中的问题为目的v特点ü系统性强37陈文春: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20170613)ü结果保密ü测评过程寻根究底ü测量内容多变v执行程序3.3配置性测评v以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问题为目的v特点ü针对性:以“事”择人ü客观性:测评以职位的客观要求为标准ü严格性ü准备性v执行程序3.4鉴定性测评v以鉴定与

6、验证测评对象是否具备某种素质或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结合选拔性测评与配置性测评。v特点ü证明性ü概括性ü可靠性v执行程序3.5开发性测评v以开发人员素质为目的。v特点ü勘察性ü配合性ü促进性v执行程序本章小结与思考题v如何定义人员素质测评这一概念?v人员素质测评的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v人员素质测评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37陈文春: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20170613)第二章历史上的人员素质测评素质测评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西方国家人员素质测评1.1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察举制§演变:正式确立是在汉文帝时期,真正发

7、展完备是在汉武帝时期,东汉末年衰落。§类型:常科+特科§测评标准:道德品行+人文素养§评价九品中正制§演变:东汉后期,以门阀世族为代表的大地主贵族,操纵了地方选举,与要求参予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发生了矛盾。这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冲突,表现在选官制度上。于是产生九品中正制。§选官方式:中正官的设置。中正官是掌管一个地区评选人品的负责人。州设立大中正官,州下各郡也设有中正官。§测评标准:家世+行状+品级§评价:ü强调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才进行考察,注重人的才能;ü对人才进行品评的权力过于集中;ü只重家世,轻视德才,真正贤才被排斥在外。科举制§演

8、变:ü唐建立后,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小地主阶级经济力量进一步壮大,迫切要求掌握一部分政治权利。ü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官僚机构膨胀,需要补充官吏。ü科举制满足中小地主为官参政要求,能广泛吸收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