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ppt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ppt

ID:51080181

大小:1.31 MB

页数:67页

时间:2020-03-18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ppt_第1页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ppt_第2页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ppt_第3页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ppt_第4页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四章第四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1DIC的概念。2DIC的发生机制。3DIC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教学要求】掌握1DIC的病因、诱因。1DIC的分型、诊断和防治原则。2DIC的分期和各期特点。熟悉了解【教学要求】概念病因和诱因发病机制分期分型机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讲授内容】这是一个DIC的病人。全身有大块的瘀斑,血压降低,血培养发现脑膜炎双球菌,肾上腺出现出血性坏死,病人神志不清。请问: 为什么出现

2、这些瘀斑?    为什么血压会降低?·DIC的概念P191是一种继发性的、以血液凝固性先升高而后降低为特征,表现为先发生广泛的微血栓,而后转为出血的一种病理过程。DIC的本质是什么?止、凝血功能异常!先高凝-血栓后低凝-出血·DIC的概念弥散性(Disseminated):-DIC的变化发生于全身多个部位,一般不局限于局部组织或某个器官血管内(Intravascular):-DIC的凝血部位是血管内,与一般创伤引起的凝血反应不同·DIC的概念弥散性(Disseminated):血管内(Intravasc

3、ular):凝血(Coagulation):-DIC以止、凝血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但若不治疗,则以凝血始,以出血终,临床表现主要为出血、休克、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器官功能障碍。·DIC的概念Question:正常情况下血液为什么能在心血管系统内畅通流动?而一旦血管受损,又能在损伤部位形成血栓,止血呢?1血液流动快复习正常机体凝血与抗凝血是怎样保持平衡的(书P179)3机体凝血与抗凝血之间保持动态平衡。2血管内膜光滑完整·凝血系统185页由一系列凝血因子(bloodclottingfactors)组

4、成酶解激活凝血瀑布反应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coagulationpathway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coagulationpathway凝血过程最主要X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原(I)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稳定性纤维蛋白多聚体Ca2+Ca2+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原XIIaXIXIaIXVIIICa2+PF3组织损伤释放VIICa2+组织因子(III)凝血酶原(II)凝血酶VCa2+PF3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系统内源性凝血系统外源性凝血系统组织凝血活酶复合物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胶原血小板磷脂复合

5、物XIIIXIIIaXa或IIaCa2+XIIIXaXa传统通路选择通路●凝血过程可分为三大步:1凝血酶原激活物(Xa,Va,PF3,Ca2+)的形成2凝血酶原凝血酶3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XIIIXIIIa纤维蛋白多聚体血小板血栓【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190页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胶原暴露血小板血小板粘附,被激活,表达PF3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结合血小板聚集,进一步与多种凝血因子结合凝血块形成血小板收缩使血栓坚固·抗凝血系统体液抗凝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TFPI)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AT-III)TM-

6、PC系统肝素纤溶系统细胞抗凝系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肝细胞抗凝血因子活性,抑制凝血因子激活物与Xa结合,抑制其活性形成TF-VIIa-TFPI-Xa四合体,灭活TF-VIIa复合物血栓调节蛋白血栓调节蛋白(TM)内皮细胞表面凝血活性降低凝血酶凝血酶原灭活Va,VIIIa蛋白C,蛋白S及血栓调节蛋白的作用蛋白C活化蛋白C增强蛋白S(辅酶)辅助·肝素产生部位: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抗凝机制:1与AT-III或肝素辅助因子II(HC-II)结合,增强其抗凝活性2刺激VEC大量释放TFPI和其它抗凝物质内皮细胞组织

7、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激肽释放酶尿激酶原尿激酶(uPA)PAI-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纤溶酶原纤溶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α2抗纤溶酶α2巨球蛋白补体C1抑制物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激活与抑制示意图纤溶系统功能:纤维蛋白凝块溶解保证血流通畅参与组织的修复和血管的再生抗凝血系统细胞抗凝系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肝细胞体液抗凝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PC系统肝素纤溶系统抗凝血因子活性,抑制凝血因子激活物吞噬,清除凝血酶、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内毒素、组织因子等促凝物质

8、灭活活化的凝血因子合成抗凝血物质PC,AT-III,纤溶酶原·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的调节3.肝脾的调节1.血管内皮细胞(VEC)的调节2.分子网络调节--凝血、纤溶、补体和激肽系统血管内皮细胞抗凝促凝提供物理屏障产生及吸附多种抗凝物质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分泌多种粘附分子产生及吸附多种凝血物质对纤溶的调节对血管舒缩活性的调节促进(分泌释放t-PA及其受体等)抑制(合成分泌PAI-1)舒张血管(PGI2,NO)收缩血管(ET-1)【凝血与抗凝血平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