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精神在化学教学中培养.doc

学生创新精神在化学教学中培养.doc

ID:51033876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7

学生创新精神在化学教学中培养.doc_第1页
学生创新精神在化学教学中培养.doc_第2页
学生创新精神在化学教学中培养.doc_第3页
学生创新精神在化学教学中培养.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生创新精神在化学教学中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生创新精神在化学教学中培养1•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之门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是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会丧失新发现的良机。(2)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学生全面系统且有主次地观察,提高观察效率。(3)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较多,让学生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

2、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4)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仅观察课堂实验是很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工农业生产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2.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之本在初中阶段,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在教学中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的关键问题是实验设计。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

3、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3.注重生产生活实际,开发创新之源实际生产生活是创新之源,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

4、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一一课外实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丰富课外生活,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等。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应定期举办化学晚会,开展化学游艺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来适合初三学生的特点,以提髙实验技巧,培养创新精神。4•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之核心首先是激发学生创造

5、性地学习,激发兴趣、好奇心,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不盲目地迷信书本和前人,敢于设想,善于设想,发表创见。第二,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领悟能力,能迅速地深刻地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第三,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多采用讨论形式的学习方法,选题可多选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一题多解的习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第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殊才能和特长。第五,考试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内容有,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新颖性、创见性、深刻性、分析和综合能力、鉴别及评价判断能力等。5.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及注意

6、的问题5.1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科研事业,强化学生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献身于科学研究事业的精神。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复杂、细致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在科研上要有成就,创出新成果,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付出劳动,也不一定有所收获,甚至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牺牲了终生时间,也可能没有显著的成果。所以,教育学生将来选择科研事业,首先要有献身精神,要准备吃大苦、耐大劳,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立志奋斗终生,无怨无悔。5.2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充沛的精力,灵活的思路,敏捷的反应,具有创新的最佳状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优化环境,活跃气氛,研讨改进教学方

7、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5.3培养学生善于把不同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一种重要方法。把不同的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进行分析比较,一方面就可能对所要探索的问题有所启迪,另一方面能拓宽所要探索问题的路子。5.4训练学生抓装一闪之念”,及时运算、分析、实验、验证,就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