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doc

读《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doc

ID:51005851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7

读《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doc_第1页
读《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doc_第2页
读《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doc_第3页
读《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阅读为成长点亮斗志——读《给老师的建议》有感金福园小学魏茹兰从假期开始,我就对上一年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通过反思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之处。现在归纳到三点:缺少了“三心”,具体来说就是对学校工作不够“热心”、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不够“细心”、对教材的研究不够“专心”。就是缺少了这“三心”导致我上个学期的工作成绩不理想,非常的惭愧,我班成绩还是排在全年级的最后,我对不起学生和学校对我的期望。这个学期,我痛定思痛,一定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完善班级的管理、有效的学习充电快速成长。我常常在想,教育是什么?一口气读完了《给老师的建议》这本书,

2、把书放下时,我忽然明白了也许教育就是成长吧,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成长,而老师在孩子的错误中获得成长。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才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吧!于是我把自己这学期的教育工作重心定为“和孩子一起成长,”如何成长呢?我把它归纳为“四学:分级分解为“目标学习、有效学习、高效学习、反思学习”。一、建立学习目标,体验成功喜悦。以前我常常发牢骚:“现在的孩子个个都聪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学习怎么越来越不行呢?”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屮,不难看出自己的困惑。而在《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苏式早就提岀不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做同样的一件事,他形象的用7岁儿童提水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

3、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其实这就是我们现代教育说的“因材施教”。所以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后进生”。我们老师的牢骚也就是没有因材施教而产生的结果。苏式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所以,我认为有目标的学习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旗帜,一个成功的教师不是给孩子定目标而是让孩子自己定目标,并让孩子为此而努力。至于结

4、果就会使孩子获得满足感、这也是孩子的成长。二、有效的学习,善于利用边角料的时间。在《建议》中第二条谈“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这里…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这位老师的课好的让听课的人都忘了记笔记。但大家问这位老师这节课准备了多长时间时,这位老师说只用了18分钟,大家都惊呆了。我们如果要准备一节公开课,至少要准备几天,累的大家都不喜欢上这种课。苏式教育告诉我们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教师的吋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

5、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这也是有效的学习,善于利用时间注意力集中地学习,才能主动学、才能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三、学习宝藏钥匙、高效学习。在《建议》中笫三条“教师的吋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我特别认同。《建议》中说“敬爱的小学教师们,你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这直接影响着中年级(初中)和高年级(高中)教师的时间预算表。请你记住: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这里提到了“不会学习”,其实就是不会学习的方法。在小学阶段,很多学校都是以分数来判断老师和学生的好坏,所以导致我们小学教

6、师一味的追求分数,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上学期我在教学中一直注重教学生学习的方法,但是难度很大,学生都喜欢老师直接“喂”,不喜欢自己去吃。成效很慢,但不管怎样,“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予渔”这学期我还会坚持让学生学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这也是“高效的学习”,我坚信好学法才能造就好学生。四、反思学习,童心添智慧。最令我想不到的是在《建议》中提到的“后进生”。我还以为只有我们才说“后进生”,没想到苏式教育中直接说出了我们的心声一一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建议》中说的改变“后进生”的方法我觉得也比较好

7、。它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这就是“反思学习”,勤思笨鸟先入林、勤思骏马齐飞腾、勤思童心添智慧、勤思头脑变聪明。“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阅读的快乐不在人家告诉了你什么,而在于借此你的心灵得以舒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